时间: 2025-05-09 14:5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51:16
柳拂池光一点清,紫方袍袖杖藜行。
偶传新句来中禁,谁把闲书寄上卿。
锡倚山根重藓破,棋敲石面碎云生。
应怜正视淮王诏,不识东林物外情。
在清澈的池塘上,柳枝轻拂,泛起点点涟漪;
身穿紫袍,手持拐杖,缓步行走。
偶尔传来新作的诗句,竟在禁中被吟诵;
是谁把那闲散的书信寄给你呢?
锡山脚下,厚厚的苔藓被踩破,
棋子敲击在石面上,云朵随之碎裂升起。
我想你该怜惜那淮王的诏书,
却不知东林之外的世外风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常常寄情于自然,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寄僧》写于吴融身处的唐代,那个时期的文人往往追求隐逸与自然的和谐,吴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权力的淡漠。
这首《寄僧》在描写中自然流畅,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开篇的“柳拂池光一点清”,通过柳树的柔美和水面的清澈,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接下来的描绘中,紫袍和拄杖的形象,则突出了僧人的从容与淡泊。诗中的“偶传新句来中禁”,则暗示了来自于世俗的诗作和禁忌之间的冲突,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反思。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自然景象,如“棋敲石面碎云生”,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和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最后两句则引入了对权力和世俗的思考,表达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束缚的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世的淡然,展现了吴融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权力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束缚的反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柳拂池光”所描绘的意境是:
A. 宁静优美
B. 热闹喧嚣
C. 复杂纷扰
“锡倚山根重藓破”中“重藓”指的是:
A. 重重的石头
B. 厚厚的苔藓
C. 几层的山
诗中提到的“东林”代表:
A. 一种植物
B. 隐士生活的地方
C. 王公之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吴融的《寄僧》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吴融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与社会的隔离,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