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3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34:07
海燕初归朔雁回,
静眠深掩百花台。
春蔬已为高僧掇,
腊酝还因熟客开。
檐外暖丝兼絮堕,
槛前轻浪带鸥来。
谢公难避苍生意,
自古风流必上台。
海燕刚刚归来,北雁也随之回飞,
静静地在百花台上沉睡,严密地遮掩。
春天的蔬菜已经被高僧采摘,
腊酒仍因熟悉的客人而开启。
檐外的暖风夹杂着柳絮飘落,
栏杆前的轻波带来了海鸥的身影。
谢公难以逃避百姓的情怀,
自古以来风流人物必然登上高台。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游,号山人,生卒年份不详,主要活动在唐代中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这首诗写于春日,描绘了诗人春日郊居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感慨。春天的到来使万物复苏,诗人在田园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人情的温暖。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生活的优美诗篇。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人世间的思考。首联“海燕初归朔雁回”,以鸟的归来象征春天的到来,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诗人通过“静眠深掩百花台”展现了春日的安宁,仿佛一切都在这一刻静止,令人心生向往。
中间部分提到“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酝还因熟客开”,不仅描绘了春日丰收的景象,还蕴含了对高僧的尊敬与对人情的眷恋。腊酒的开启则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温暖而富有人情味。
最后两句“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则引发了更深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对人情世故的理解。谢公的风流并非只为个人的名利,而是与苍生的情感紧密相连,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美,也是对人类共同情感的呼唤。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哲学思考。诗中既有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也有对高雅情趣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关注。
诗中提到的“海燕”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来临
B. 春天的到来
C. 秋天的结束
诗中的“腊酝”指的是什么?
A. 新酿的酒
B. 冬季酿造的酒
C. 过期的酒
“谢公”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个人的名利
B. 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C. 追求权势
答案: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相比之下,吴融的作品更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体现出更深的社会思考。两者在风格上虽有所不同,但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