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时间: 2025-05-02 23:34:07

诗句

海燕初归朔雁回,静眠深掩百花台。

春蔬已为高僧掇,

腊酝还因熟客开。

檐外暖丝兼絮堕,槛前轻浪带鸥来。

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34:07

原文展示

海燕初归朔雁回,
静眠深掩百花台。
春蔬已为高僧掇,
腊酝还因熟客开。
檐外暖丝兼絮堕,
槛前轻浪带鸥来。
谢公难避苍生意,
自古风流必上台。

白话文翻译

海燕刚刚归来,北雁也随之回飞,
静静地在百花台上沉睡,严密地遮掩。
春天的蔬菜已经被高僧采摘,
腊酒仍因熟悉的客人而开启。
檐外的暖风夹杂着柳絮飘落,
栏杆前的轻波带来了海鸥的身影。
谢公难以逃避百姓的情怀,
自古以来风流人物必然登上高台。

注释

  • 海燕:指海燕鸟,象征春天的归来。
  • 朔雁:北方来的大雁,象征冬季的结束。
  • 百花台:指春天百花盛开之地,隐喻春的繁华。
  • 高僧:指佛教高僧,常与清净、超脱相联系。
  • 腊酝:指腊酒,腊酿即冬季酿造的酒。
  • 谢公:指谢安,东晋政治家,因其高洁的风范而被人称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游,号山人,生卒年份不详,主要活动在唐代中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日,描绘了诗人春日郊居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感慨。春天的到来使万物复苏,诗人在田园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人情的温暖。

诗歌鉴赏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生活的优美诗篇。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人世间的思考。首联“海燕初归朔雁回”,以鸟的归来象征春天的到来,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诗人通过“静眠深掩百花台”展现了春日的安宁,仿佛一切都在这一刻静止,令人心生向往。

中间部分提到“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酝还因熟客开”,不仅描绘了春日丰收的景象,还蕴含了对高僧的尊敬与对人情的眷恋。腊酒的开启则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温暖而富有人情味。

最后两句“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则引发了更深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对人情世故的理解。谢公的风流并非只为个人的名利,而是与苍生的情感紧密相连,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美,也是对人类共同情感的呼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燕初归朔雁回:春天到来,海燕和北雁相继归来,象征自然的复苏。
  2. 静眠深掩百花台:春日的宁静,百花台上静静地沉睡,展现出一种安详的气氛。
  3. 春蔬已为高僧掇:春天的蔬菜已经被高僧采摘,暗示丰收的喜悦。
  4. 腊酝还因熟客开:腊酒因熟悉的客人而开启,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感。
  5. 檐外暖丝兼絮堕:春风中夹杂着柳絮飘落,描绘出春天的柔和与美丽。
  6. 槛前轻浪带鸥来:栏杆前轻波荡漾,海鸥飞来,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7. 谢公难避苍生意:谢公难以逃避百姓的情感,表达了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8. 自古风流必上台:自古以来风流人物总是登上高台,强调了才华与责任的关系。

修辞手法

  • 对仗:首联“海燕初归,朔雁回”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拟人:描写春天的生机与温暖,使景物更具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哲学思考。诗中既有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也有对高雅情趣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燕: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生机。
  • 朔雁:象征冬天的结束和自然的变化。
  • 百花:春天的繁华,代表生命的活力。
  • 高僧:象征清净与超脱,暗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 腊酒:代表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交流。
  • 柳絮:春日的柔和与轻盈,象征生命的蓬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燕”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来临
    B. 春天的到来
    C. 秋天的结束

  2. 诗中的“腊酝”指的是什么? A. 新酿的酒
    B. 冬季酿造的酒
    C. 过期的酒

  3. “谢公”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个人的名利
    B. 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C. 追求权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孟浩然《春晓》
  • 王维《鸟鸣涧》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相比之下,吴融的作品更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体现出更深的社会思考。两者在风格上虽有所不同,但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买陂塘 次外子自题“勺湖莲隐图”韵 买陂塘 送秋士师重赴都门 买陂塘 题奚虚白上舍榆楼感旧图,图为严茂才修能作 买陂塘 题苇村秋泛图 买陂塘 题林云贞女史寄外书后,为林小桐上舍作 买陂塘·女郎有字莺丽姒者,屡订五湖之约。赋此宠之 买陂塘 冒巢民《菊饮诗卷》,为先生裔孙鹤亭属题 买陂塘 其四 买陂塘 其三 买陂塘 癸卯闰七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屋梁落月 瘥昏 艮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丶字旁的字 国泰民安 拿腔作调 不根之谈 分鞋破镜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龙字旁的字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尸字头的字 大伯爷 蛀轿 蠹政病民 包含中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