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1:41
送乔施州
苏轼
恨无负郭田二顷,空有载行书五车。
江上青山横绝壁,云间细路蹑飞蛇。
鸡号黑暗通蛮货,胡人谓犀为黑暗。
蜂闹黄连采蜜花。共怪河南门下客,
不应万里向长沙。
乔受知于吴丞相,而施州风土大类长沙。
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好友乔施州的送别之情。诗人感叹自己没有足够的田地来为朋友送行,虽然有行李书信五车,但无法相伴至远方。江边的青山高耸入云,细小的道路在云间蜿蜒,如同飞蛇一般。黑暗中鸡叫声传来,通往蛮族的货物,胡人把犀牛称为黑暗的动物。蜜蜂在黄连花丛中闹动,诗人感慨,难道河南的门下客居然要远行万里到长沙?乔施州受到吴丞相的宠信,而施州的风土人情与长沙相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自然,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因与好友乔施州的离别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
苏轼的《送乔施州》不仅是送别的诗,更是对友谊深刻的思考。诗中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头两句,诗人以“恨无负郭田二顷”表明了无能为力的遗憾,传达出浓厚的离愁别绪。接下来的描写则运用“青山”和“细路”引出了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婉约的送别氛围。
“鸡号黑暗通蛮货,胡人谓犀为黑暗”,这两句运用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无奈。蜂蜜的采集则象征着生活的甜美与希望,尽管送别令人伤感,但在生活中仍有值得期待的事物。
最后,诗人通过“共怪河南门下客,不应万里向长沙”一语,巧妙地引入了对友人前程的期许,流露出对乔施州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丰沛,画面生动,体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之情,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苏轼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A. 喜悦
B. 遗憾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黑暗”主要指什么?
A. 实际的黑夜
B. 文化的差异与未知
C. 自然灾害
乔施州受到哪位丞相的宠信?
A. 曹操
B. 吴丞相
C. 刘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