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复官北归再次前韵

《复官北归再次前韵》

时间: 2025-05-03 21:39:52

诗句

秋霜春雨不同时,万里今従海外归。

已出网罗毛羽在,却寻云迹帖天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9:52

原文展示

秋霜春雨不同时,万里今従海外归。
已出网罗毛羽在,却寻云迹帖天飞。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霜与春天的雨并不在同一个时节,而我如今千里迢迢从海外归来。
已经离开网罗,毛羽飘散在空中,却又寻找那云的痕迹,想要飞向天际。

注释

  • :指秋季的霜冻现象,象征着寒冷的气候。
  • 春雨:指春天的雨,象征生机和希望。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从,表示来源。
  • 网罗:捕捉、困住的意思。
  • 毛羽:比喻自由的状态,可能指鸟类的羽毛。
  • 云迹:云的痕迹,象征着自由和梦想。
  • 帖天飞:向天空飞去,体现了向往自由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以豪放、豁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苏轼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经历了人生的诸多波折。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归乡的思念,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季节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归属的思考。开头的“秋霜春雨”不仅体现了自然的变迁,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无常。诗人虽身在万里之外,却在心中怀有归乡的渴望。第二联“已出网罗毛羽在”更是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意象,隐喻着诗人经历的困境与挣扎。而“却寻云迹帖天飞”则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勇于追求的精神。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苏轼作为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霜春雨不同时:通过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 万里今従海外归: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的思乡之情,强调归乡的渴望。
  • 已出网罗毛羽在:象征着自由,诗人已脱离束缚,重获新生。
  • 却寻云迹帖天飞:表现出追求理想与自由的坚定信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季节变化对比,突显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 比喻:用“毛羽”象征自由,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寻找自由与归属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霜:象征冷酷与孤独。
  • 春雨:象征生机与希望。
  • 网罗:象征束缚与限制。
  • 云迹:象征理想与自由。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感,也传达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霜春雨不同时”中“霜”与“雨”分别代表了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夏天
    • D. 冬天
  2. “已出网罗毛羽在”中的“网罗”指的是什么?

    • A. 自由
    • B. 束缚
    • C. 归乡
    • D. 理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苏轼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归乡的渴望,但苏轼更加强调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思乡之情。两者都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苏轼传》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吴江阻风 满江红 题高宗赐岳武穆诏后次文徵仲待诏 满江红 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满江红 庚辰中秋 满江红 示画院诸子 满江红 其五 思隐 满江红·登燕子矶 满江红 自封邱北岸渡河至汴梁 满江红(淳祐已酉良月,自淦入桂,舣舟溪浒,有感而作) 满江红 其二 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丛毛 奇形怪状 那踪 足字旁的字 怜顾 引绳切墨 非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声嘶力竭 遗簪堕屦 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 英烈传 虎字头的字 走回头路 包含谶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