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2:13
日出渭流白,文王畋猎时。
钓翁在芦苇,川泽无熊罴。
诏书起遗贤,匹马令致辞。
因称江海人,臣老筋力衰。
迟迟诣天车,快快悟灵龟。
兵马更不猎,君臣皆共怡。
同车至咸阳,心影无磷缁。
四牡玉墀下,一言为帝师。
王侯拥朱门,轩盖曜长逵。
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落日悬桑榆,光景有顿亏。
倏忽天地人,虽贵将何为。
太阳升起在渭河之上,文王正是在打猎的时刻。
钓鱼的人在芦苇丛中,河川沼泽没有熊和罴。
皇帝的诏书传达给了贤士,让他们马匹引领致辞。
因为称呼江海之人,我的年岁已老,筋骨衰弱。
慢慢前往天车,快快领悟灵龟的启示。
兵马不再打猎,君臣皆心情愉悦。
同车前往咸阳,心中影子没有磷光和黑暗。
四匹马在玉阶之下,一句话就成为了帝师。
王侯们拥着朱门,车盖闪耀着长长的街道。
自古以来,荣华富贵的人,谁能知晓他们的遭遇。
落日悬挂在桑榆之上,光景渐渐变得暗淡。
瞬息之间,天地和人,虽然尊贵又能如何?
作者介绍:常建,唐代诗人,以诗歌清新自然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风格沉稳而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常建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荣华富贵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了他对政治的冷静观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太公哀晚遇》通过描绘周文王与钓翁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诗中反复出现的“君臣”、“兵马”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古代政治生活的画面,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权力与个人命运的对立。
在诗的开头,常建以“日出渭流白”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气氛,而后逐渐展开对文王的描绘,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钓翁的出现,则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显示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感叹“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反映了他对荣华富贵的无奈与失落。最后的“倏忽天地人,虽贵将何为”更是直指人生的无常与权力的虚幻,诗人以一种哲学的视角审视人生,表现出对世事变化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反映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哲学的视角,探讨了权力、荣华与人生命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钓翁”象征什么?
A. 力量
B. 隐逸
C. 权力
“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无奈
C. 忧伤
诗的最后一句“虽贵将何为”意指什么?
A. 表达对权力的追求
B. 反思人生的无常
C. 强调财富的重要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