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

《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

时间: 2025-04-29 01:40:53

诗句

羸马朝自燕,一身为二连。

忆亲拜孤冢,移葬双陵前。

幽愿从此毕,剑心因获全。

孟冬寒气盛,抚辔告言旋。

碣石海北门,馀寇惟朝鲜。

离离一寒骑,袅袅驰白天。

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

寸心渔阳兴,落日旌竿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40:53

原文展示

羸马朝自燕,一身为二连。
忆亲拜孤冢,移葬双陵前。
幽愿从此毕,剑心因获全。
孟冬寒气盛,抚辔告言旋。
碣石海北门,馀寇惟朝鲜。
离离一寒骑,袅袅驰白天。
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
寸心渔阳兴,落日旌竿悬。

白话文翻译

羸弱的马在早晨从燕地归来,身心却似乎成了两个人。
我怀念亲人,拜访那孤零零的坟墓,打算把他们的遗骸迁到双陵前。
我的心愿就此完成,剑心也因此得以安宁。
孟冬时节寒气逼人,我抚着缰绳告别归家。
碣石在海的北边,剩下的敌人只在朝鲜。
一骑寒风中孤行,袅袅的白烟在空中飘荡。
生离死别都是自己选择的,何况我又是士卒在前。
我心中对渔阳的思念涌动,夕阳下的旌竿高悬。

注释

  • 羸马:指瘦弱的马,象征艰辛的归途。
  • :古地名,可能指北方的燕国。
  • 孤冢:指没有人祭拜的坟墓。
  • 双陵:指双皇帝的陵墓。
  • 幽愿:隐秘的心愿。
  • 剑心:剑的心意,象征坚强的决心。
  • 孟冬:农历的冬天,通常指立冬之后。
  • 碣石:指碣石山,位于今山海关。
  • 寒骑:在寒冷天气中骑行的骑士。
  • 渔阳:指今河北渔阳地区,历史上有战役发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常建,唐代诗人,字景仁,号少岳,生于公元前650年,卒年约为前710年。他以其精致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描绘而闻名,作品多以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常建的晚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背景中透着士卒的艰辛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常建通过描绘归乡的场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及身为士卒的无奈与愁苦。诗的前半部分通过“羸马”和“孤冢”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氛围,表现出归家的艰辛与对故土的依恋。诗人在提及“移葬双陵前”时,显示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彰显出人情的温暖。

后半部分则通过“孟冬寒气盛”的描写,深化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表现出士卒的无奈和对生离死别的感慨。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战争带来的离散和痛苦的深刻反思。常建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将自己的感受与时代的苦难交织,创造出一种深远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羸马朝自燕:羸弱的马在早晨从燕地归来,暗示归途艰辛。
  2. 一身为二连:身心两处,心中有千般牵挂。
  3. 忆亲拜孤冢:怀念亲人,拜访无人祭拜的坟墓。
  4. 移葬双陵前:计划将亲人的遗骸迁至双陵,体现对亲情的重视。
  5. 幽愿从此毕:隐秘的心愿得到实现,心灵得到安宁。
  6. 剑心因获全:剑心的完整,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7. 孟冬寒气盛:冬天寒气逼人,外部环境的严酷。
  8. 抚辔告言旋:抚着缰绳,告别归家,暗示心中的不舍。
  9. 碣石海北门:提到碣石,表明地理位置。
  10. 馀寇惟朝鲜:剩下的敌人只在朝鲜,暗示战争的背景。
  11. 离离一寒骑:寒风中孤骑,体现孤独与坚毅。
  12. 袅袅驰白天: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13. 生别皆自取:生离死别都是自己选择,反映出命运的无常。
  14. 况为士卒先:更何况自己身为士卒在前,表明身份的无奈。
  15. 寸心渔阳兴:对渔阳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情感。
  16. 落日旌竿悬:夕阳下的旌竿高悬,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羸马朝自燕,一身为二连”,形成了音韵上的和谐。
  • 比喻:如“剑心因获全”,用剑心比喻内心的安宁。
  • 拟人:如“袅袅驰白天”,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怀念和对战争带来的离别的感慨,展现了士卒的辛酸与无奈。它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人性中对团圆与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羸马:象征艰辛的归途与孤独。
  2. 孤冢:象征亲情的缺失与思念。
  3. 剑心:象征坚定的意志与内心的安宁。
  4. 孟冬:象征严酷的外部环境与孤独的心境。
  5. 寒骑:象征孤独与勇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羸马”指的是什么?

    • A. 一匹强壮的马
    • B. 一匹瘦弱的马
    • C. 一匹骏马
    • D. 一匹老马
  2. “忆亲拜孤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
    • C. 愤怒
    • D. 无奈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赞美
    • B. 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描写
    • D. 对友情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对比《登鹳雀楼》:两首诗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但常建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而王之涣则注重景色的壮丽。
  • 对比《将进酒》:李白的诗歌豪放不羁,而常建的诗则显得更加内敛,表达对亲情的深刻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常建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饭罢小立门外有作 过杜浦桥二首 其二 示客 山行 叹老 新筑山亭戏作 戏作治生绝句 亲旧见过多见贺强健戏作此篇 夜坐 驿壁偶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跳在黄河也洗不清 食字旁的字 埋溜子 全智全能 进退两端 庸绩 暮虢朝虞 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不绝吟 耂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沙结尾的成语 包含萝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狡焉思肆 琳琅触目 飠字旁的字 殉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