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1:12
长亭怨慢 送张荫庐下第出都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是几度愁鸾罢舞。月殢花留,镇无情绪。
钿阁垂杨,等闲飘出别怀苦。
嫩莺啼晓,似惯学伤心语。
倚遍笛边镂,悽绝更送君南浦。
凝伫。尽离筵一醉,酒醒玉骢何处。
东风夜紧,又惊散云鸿旧侣。
有谁念绝代才华,只赢得十年羁旅。
应梦到丰台,数点冷红吹雨。
这已经是几次因愁苦而停止舞蹈的情形。月光照耀着花朵,却无心留住情绪。
钿阁和垂杨,轻松飘出别离的苦楚。
嫩莺在晨曦中啼叫,似乎习惯了伤心的言语。
我倚靠在笛旁,悲伤得想送君南去南浦。
我凝视着,离别的筵席上尽情一醉,酒醒后我的马又在何处?
东风紧夜,惊散了云雁旧日的伴侣。
有谁能记得那绝世的才华,只换来十年的漂泊。
似乎梦到丰台,几点冷红随雨飘落。
作者介绍:易顺鼎(约1640-1700),字子华,号东海,江苏盐城人,清代著名诗人,以才华横溢而著称。他的诗风婉约,擅长抒情,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人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易顺鼎失意之时,张荫庐是他的好友,此诗是为送别张荫庐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长亭怨慢 送张荫庐下第出都》是易顺鼎的一首经典送别诗,整首诗充满了忧伤的情感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便以“是几度愁鸾罢舞”引入,表达了因忧愁而停下舞蹈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气氛。接着,通过对月光与花朵的描写,展现了美好景象下的无情与冷落。
“嫩莺啼晓,似惯学伤心语”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细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人在笛旁的倚靠,带有一种无奈的情绪,显得更加凄凉。
在离别的时刻,诗人不仅对友人的送别感到惋惜,也对自己漂泊的生活感到无奈,“有谁念绝代才华,只赢得十年羁旅。”这句道出了才华与命运的无常,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月”、“花”、“莺”、“酒”,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哀伤的画面,传递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才华与命运的反思,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愁鸾”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送别感到怎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