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1:02
禁不起轻阴薄暮。的的蔫红,如今何处。剩有丛兰,楚累愁对黯无语。天寒袖薄,更何苦,留人住却。只不胜情,怪梦后楼台如许。辛苦。正海云东指,又逐海潮西去。几番俊赏,都付与闲风闲雨。纵行遍芳草天涯,那便是玉郎归路。待春水生时,试倩断鸿回顾。
在这薄暮轻阴之中,花朵已经凋零,现如今又在何处呢?只剩下几株丛兰,面对愁绪无言以对。天寒衣薄,更何必强留人停留呢?只是不胜情感,怨恨梦中楼台如是。这一切都太辛苦了。正东边的海云指引着我,又随海潮向西去。几度美好的赏景,都被闲风和闲雨所带走。即使我走遍芳草天涯,那也只是玉郎的归路。等到春水再生时,试问那断鸿能否回顾。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晚号退庵,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和文学家。他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主张变法自强,推动民主与科学。
此诗写于梁启超远游归来的时节,表达了他在离别与归来的情感纠葛中对人事变迁的感慨与无奈,反映了他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索。
这首《长亭怨慢》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深刻感悟。开篇的“轻阴薄暮”便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惆怅。随着诗句的推进,凋零的花朵、寒冷的衣袖、无言的愁苦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失去的无奈与不舍。
诗中“几番俊赏,都付与闲风闲雨”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伤,似乎感叹时间如风,带走了所有的欢愉与美好。结尾的“待春水生时,试倩断鸿回顾”则带有一丝希望,春水再生,或许能带来新的相聚与重温,表现了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沉郁而不失温柔,既有对过往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形成了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交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传达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诗中的“轻阴”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阳光
B. 阴沉的天空
C. 轻风细雨
答案:B
“几番俊赏,都付与闲风闲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留恋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玉郎”是指谁?
A. 诗人本人
B. 心上人
C. 朋友
答案:B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梁启超的这首诗更注重对人事变迁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