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8:06
江南相送隔烟波,
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军征北虏,
又言诗将会南河。
边心冉冉乡人绝,
寒色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
知君名行未蹉跎。
在江南送别你,隔着烟波浩渺,
更何况新秋时节,一只大雁飞过。
听说全军正在征讨北方的敌人,
又听说你将前往南河(参加诗会)。
心中思念家乡的情感逐渐加深,
寒色渐浓,战马数量也增多。
我们曾约定要共同学习陈琳的文才,
我知道你的名声和品行都没有被浪费。
作者介绍:刘长卿,字羽,唐代诗人,世称“刘长卿”。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长卿送别友人孔巢父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战争的担忧,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这首诗展现了送别的情感与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具有浓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开头以“江南相送隔烟波”拉开了送别的序幕,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烟波与秋雁的意象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新秋的到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接下来的“闻道全军征北虏,又言诗将会南河”则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与对家国命运的关心。诗人对战事的提及,加深了送别的沉重感,表现出在动荡时代,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最后几句“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行未蹉跎”,则传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期待他在文才与品行上都能有所建树。这一愿景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身理想的追求,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送别的场景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与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秋一雁过”指的是哪一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人在送别友人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忧伤与关心
C. 无所谓
D. 愤怒
“全军征北虏”指的是:
A. 攻打南方敌人
B. 征讨北方敌人
C. 内战
D. 和平谈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的全面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