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37
江上秋风芦荻声,
鱼虾日日厌煎烹。
病来作意停鲜食,
留得青钱买放生。
在江边,秋风吹拂,芦苇发出沙沙的声响,
鱼虾每天都腻烦于被煮炖的命运。
生病后,我有意不再吃新鲜的食物,
留下一些钱用来购买放生的鱼虾。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其中“放生”是传统文化中一种慈善行为,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放生的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旨在积德行善。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以其豪放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闻名。他的诗作涉及广泛,常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他因病卧床,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更深的思考。秋风、芦荻的意象,反映了他在病痛中的孤独和对生命的感悟。
陆游的《病思六首 其三》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病中思索的情感与对生命的反思。诗的开头用“江上秋风芦荻声”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秋日氛围,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随着秋风的吹拂,芦苇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第二句“鱼虾日日厌煎烹”则展现了陆游对生死的思考,鱼虾的命运在他眼中成了对生命无情剥夺的隐喻。生病后的他,选择不再享用鲜美的食物,而是将钱留作放生,彰显了他对生命的敬畏与慈悲。这种选择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关爱,也表现出他对自己生命的反思与追求。
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一丝温暖,表达了陆游在病痛中对生命的思索,以及一种超越个人生死的关怀。用词简练而深刻,意象丰富,令人深思。在这短短的四句中,诗人通过自己的病痛,引发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反省,给读者以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思考。陆游通过对自身病痛的反思,展现对自然生命的关怀,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慈悲之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鱼虾”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陆游选择不吃鲜食的原因是什么?
诗中的“放生”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病思六首 其三》与苏轼的《赤壁怀古》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体的反思与慈悲,而苏轼则更关注历史的沉浮与个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