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6:59
游净因院寄琏禅师
作者: 苏辙
岁月潜消日里冰,
依然来见佛堂灯。
此身已自非前我,
问法何妨似旧僧。
洒面飞泉时点点,
压池苍石尚层层。
遥知近爱金山好,
江水煎茶日几升。
岁月在潜移默化中消逝,犹如冬日的冰雪融化,我依然来到佛堂,见到那明亮的灯光。我的身体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我,问道的事情何妨像往日的老僧一样呢?飞泉洒落在脸上,时而点滴,池中的苍石依旧层层叠叠。远远地知道金山寺的美好,江水煮茶,日子又有多少升呢?
作者介绍:苏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字子瞻,号晦庵,与弟苏轼齐名。他的诗词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辙游览净因院时,寄托了他对禅宗思想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前四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我的变化,诗人通过对佛堂灯光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在“此身已自非前我”中,诗人意识到自我经历的变化,但对佛法的追求依然如旧,显示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后四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飞泉、苍石的意象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永恒与自身的短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个静谧、深邃的氛围,透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了苏辙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岁月潜消”),拟人(“洒面飞泉”),以及对仗(如“压池苍石尚层层”)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时间、自然与佛教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佛法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岁月潜消”意指什么?
诗中的“此身已自非前我”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