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19:11
次韵柳子玉见赠
苏辙
壮心衰尽愧当年,
刻意为文日几千。
老去读书聊度岁,
春来多睡苦便毡。
梦归似雁长飞去,
才短如蚕只自缠。
唯有闻诗尚思和,
可能时寄最高篇。
壮志已消退,心中感到愧疚,
当年为了写作付出了多少心血。
年老了只好读书来消磨岁月,
春天来了却常常沉迷于睡眠。
梦中归去如同大雁高飞而去,
才华却像蚕一样只会自缠自缠。
唯有听到诗歌时仍然想要共鸣,
或许能在某个时刻寄托出我的最高篇章。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涧翁,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以诗、词、文皆有成就,尤其以散文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辙晚年,正值其人生的反思阶段,表达了对往昔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谦,反映了北宋时期士人的一种普遍心态。
《次韵柳子玉见赠》是一首感慨时光流逝与个人才能的诗。开头以“壮心衰尽愧当年”引入,表现出对年轻时雄心壮志的追忆与愧疚,揭示了一个老年人对生命的反思。中间部分通过“老去读书聊度岁”和“春来多睡苦便毡”展现了作者的无奈与孤寂,表现出年老时的迷茫与懒散。诗中“梦归似雁长飞去”意象深远,通过大雁的归去来暗示对青春的渴望与追忆,而“才短如蚕只自缠”则自谦其才华的短小,展现出一种对能力的自我批判。
全诗最后两句“唯有闻诗尚思和,可能时寄最高篇”则是作者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尽管时光已逝,才能有限,但仍希望能在诗歌中找到共鸣与寄托。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体现了士人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认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才华的自谦和对诗歌的热爱,反映了士人面对衰老和现实的无奈与追求。
诗词测试:
苏辙的“壮心衰尽愧当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梦归似雁长飞去”中的“雁”象征着?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