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0:15
原文展示:
挽贵平大夫
介介汝溪叟,青衫三址年。
澹如彭泽柳,帘过石门泉。
漫仕曾我意,遗文竟有传。
浮山读书处,定跨玉蜍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是悼念贵平大夫的作品。诗中描述了贵平大夫的生平,他是一位清高自守的老人,穿着青衫已有三十年。他的生活简朴,如同彭泽的柳树一样淡泊,他的品行高洁,如同石门泉的水一样清澈。他虽然曾经出仕,但那并非他的本意,他的文章却得以流传后世。他在浮山读书的地方,必定是仙境一般的存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介介:清高自守的样子。
- 汝溪叟:指贵平大夫,叟是对老人的尊称。
-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或士人的服装。
- 三址年:三十年。
- 澹如:淡泊的样子。
- 彭泽柳:指陶渊明,他曾任彭泽令,以柳树象征其淡泊名利。
- 帘过:比喻品行高洁,如泉水般清澈。
- 石门泉:指石门山下的泉水,象征清澈。
- 漫仕:随意出仕,非本意。
- 遗文:留下的文章。
- 浮山:地名,指贵平大夫读书的地方。
- 玉蜍仙:指仙境,玉蜍是传说中的仙兽。
典故解析:
- 彭泽柳:陶渊明曾任彭泽令,后辞官归隐,以柳树象征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石门泉:石门山下的泉水,古人常用来比喻品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于清高自守、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有所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泳为悼念贵平大夫而作,贵平大夫可能是一位清高自守的士人,其生平事迹和品行对吴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贵平大夫生平的描绘,展现了他清高自守、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介介汝溪叟,青衫三址年”一句,既表达了贵平大夫的清高自守,也暗示了他长期以来的坚持和不变。“澹如彭泽柳,帘过石门泉”则进一步用陶渊明的典故和石门泉的清澈来比喻贵平大夫的品行高洁。最后两句“浮山读书处,定跨玉蜍仙”则将贵平大夫的读书之地描绘成仙境一般,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贵平大夫生平的描绘,传达了对清高自守、淡泊名利生活态度的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介介汝溪叟,青衫三址年”:介介形容贵平大夫清高自守的样子,汝溪叟指贵平大夫,青衫三址年表示他穿着青衫已有三十年,长期坚持清高自守的生活态度。
- “澹如彭泽柳,帘过石门泉”:澹如形容贵平大夫淡泊名利,彭泽柳用陶渊明的典故来比喻,帘过石门泉比喻他的品行高洁如泉水般清澈。
- “漫仕曾我意,遗文竟有传”:漫仕表示贵平大夫曾经出仕,但那并非他的本意,遗文竟有传表示他的文章得以流传后世,体现了他的文学成就。
- “浮山读书处,定跨玉蜍仙”:浮山指贵平大夫读书的地方,定跨玉蜍仙将读书之地描绘成仙境一般,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澹如彭泽柳”用陶渊明的典故来比喻贵平大夫的淡泊名利,“帘过石门泉”用泉水比喻他的品行高洁。
- 拟人:如“介介汝溪叟”将贵平大夫拟人化为清高自守的老人。
- 对仗:如“青衫三址年”与“澹如彭泽柳”在字数和结构上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推崇清高自守、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贵平大夫生平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于清高自守、淡泊名利生活态度的推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衫:象征低级官员或士人的身份,也象征贵平大夫长期坚持的清高自守。
- 彭泽柳:象征陶渊明的淡泊名利,比喻贵平大夫的生活态度。
- 石门泉:象征品行高洁,比喻贵平大夫的品行。
- 浮山:象征贵平大夫读书的地方,也是他精神追求的象征。
- 玉蜍仙:象征仙境,比喻贵平大夫读书之地的超凡脱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介介汝溪叟”中的“介介”是什么意思?
A. 清高自守的样子
B. 随意出仕
C. 淡泊名利
D. 品行高洁
-
“澹如彭泽柳”中的“彭泽柳”是指谁?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
“浮山读书处,定跨玉蜍仙”中的“玉蜍仙”是什么意思?
A. 仙境
B. 读书的地方
C. 贵平大夫
D. 陶渊明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清高自守、淡泊名利生活态度的推崇。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吴泳的《挽贵平大夫》更加注重对人物生平的描绘,而陶渊明的作品则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情感。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吴泳的作品更加注重对人物品行的赞美,而王维的作品则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彭泽柳的典故。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