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5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57:59
赠杨公杜之舅
唐代 贯休
分尽君忧一不遗,
凤书征入万民悲。
风云终日如相逐,
雨露前程即可知。
画舸还盛江革石,
秋山又看谢安棋。
谈谐尽是经邦术,
头角由来出世姿。
天地事须归橐籥,
文章谁得到罘罳。
扣舷傍岛清吟健,
问俗看渔晚泊迟。
霞影满江摇枕簟,
鸟行和月下涟漪。
周秦汉魏书书在,
麟凤龟龙步步随。
金殿恩波将浩浩,
圭峰意绪谩孜孜。
郡中条令春常在,
境外歌谣美更奇。
道者药垆留要妙,
林僧禅偈寄相思。
王杨卢骆真何者,
房杜萧张更是谁。
应念衢民千万户,
家家皆置一生祠。
全诗翻译:
我将你心中的忧虑分担,毫不遗忘,
凤书传来征召,万民为之悲伤。
风云终日如同追逐,
雨露的前程也可预知。
华丽的船只依旧在江中航行,
秋山再次让我想起谢安下棋。
言谈中尽是治国之道,
你的才华自古便有非凡的姿态。
天地间的事物,都应归于那神秘的工具,
文章的智慧又有谁能得其真谛?
在清澈的水边,我轻声吟唱,
询问风俗,看到渔舟晚泊的情景。
霞光满江,摇曳在我的枕席之上,
鸟儿在月下行飞,涟漪随之荡漾。
周、秦、汉、魏的典籍依然存在,
麟凤龟龙的象征,步步紧随。
金殿之恩波浩荡无边,
圭峰的意趣却是漫不经心。
郡中法令春常在,
境外歌谣更加美妙奇特。
道士在药垆中留下妙方,
林中的僧侣寄送禅偈以抒相思。
王、杨、卢、骆究竟谁为真俊,
房、杜、萧、张又是谁呢?
要想着这条衢路上,万千户人家,
家家都为先辈竖立了一座祠堂。
作者介绍:贯休(约830—912),唐代诗人,字景初,号退之。贯休是当时著名的僧人和诗人,以其诗歌的清新、高远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朝,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赠诗的形式表达对朋友的关切与鼓励,亦反映出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
此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事的关心及对友人的关怀。开篇便用“分尽君忧一不遗”引出主题,表现了对朋友的忧虑与同情。接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风云终日如相逐”、“霞影满江摇枕簟”等,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中多次提及历史人物及典籍,如“周秦汉魏书书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博学多才,更反映出对历史的敬仰与思考。最后,以“应念衢民千万户,家家皆置一生祠”收尾,强调了对民众的关怀与对历史的铭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对社会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贯休的诗歌风格以什么著称?
A. 哀怨沉重
B. 清新高远
C. 豪放奔放
答案:B
“凤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高贵的命令
C. 自然景象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谢安棋”代指什么?
A. 战争
B. 文人雅趣
C. 风光明媚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贯休的《赠杨公杜之舅》和杜甫的《春望》,前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沉重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差异,但都展现了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