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令宣和尚院

《题令宣和尚院》

时间: 2025-05-01 01:11:05

诗句

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

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

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

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1:05

原文展示:

题令宣和尚院
作者: 贯休 〔唐代〕

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
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
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
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和尚院,透过轩窗可以看到青翠的山岚,师父在此忘却了世俗的情感。唯独喜欢讨论祖师的教义,曾经在大荒野中修行过。泉水的声音淹没了卧榻的静谧,云层的片段飘入炉香的气息中。我想对前来题字的人说,看,那经书就在上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轩窗:高窗,能够俯瞩远景。
  • 岚翠:山间的青翠云气。
  • 世情:世俗的情感和烦恼。
  • 谈诸祖:探讨祖师的教义。
  • 宿大荒:曾经在荒野中修行。
  • 泉声:泉水的流水声。
  • :淹没,覆盖。
  • :触碰,影响。
  • 炉香:香炉中燃烧的香。
  • 寄语:寄托话语。
  • 题门者:来此题字的人。

典故解析:

  • “诸祖”可指禅宗祖师,代表了深邃的佛教哲学。
  • “宿大荒”反映了古代修行者在艰苦环境中追求内心宁静的修行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830年-912年),唐代诗人,因其高洁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而受到尊敬。他的作品多描绘禅宗的思想和自然的景色,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贯休在某个和尚院中居住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佛教教义的深思。诗中体现了禅宗的思想,强调忘却世俗,专注内心的平和。


诗歌鉴赏:

这首《题令宣和尚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的和尚院落和禅宗的深邃思想。诗的前两句“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引入,展现出诗人对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诫世人应当摆脱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则强调了对祖师教义的热爱,这种热爱源自于他曾经历过的艰苦修行,形成了对人生更深刻的理解。

中间的“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则通过听觉和嗅觉的交织,描绘出和尚院的宁静氛围。泉水的流淌声像是自然的低语,草木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心生向往。最后一句“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不仅是对前来者的寄语,也是一种对自己修行的勉励,提醒人们要将佛教的教义放在心上。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成功,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内心的思考,形成了一个和谐而富有哲理的境界。贯休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追求心灵宁静与智慧的重要性,给予后人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轩窗领岚翠:窗外的青翠山景映入眼帘。
  2. 师得世情忘:和尚在此处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3. 惟爱谈诸祖:他只喜欢与人讨论祖师的教义。
  4. 曾经宿大荒:他曾在荒野中修行,经历过苦难。
  5. 泉声淹卧榻:泉水的声音覆盖了静卧的氛围。
  6. 云片犯炉香:云雾的片段飘入香炉的香气中。
  7. 寄语题门者:对来此题字的人寄予话语。
  8. 看经在上方:提醒他们,佛经就在上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泉声淹卧榻”,通过声音的描绘传达心境的平和。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使诗句充满了禅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强调了对佛教教义的重视和对世俗情感的放下,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轩窗:象征通透与开阔,寓意心灵的开放。
  • 岚翠: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泉声:象征内心的平静与流动。
  • 云片:象征变化与无常,提醒人生的瞬息万变。
  • 炉香:代表修行的氛围和佛教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师”指的是哪个角色?

    • A. 学生
    • B. 和尚
    • C. 祖师
  2. 填空题:诗中“泉声淹卧榻”的意思是__

  3. 判断题:诗中的“看经在上方”是指佛经的位置。 (对/错)

答案

  1. B
  2. 泉水的声音覆盖了静卧的氛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王维的诗作,展现自然与心灵的结合。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纵观贯休与王维的作品,二者都强调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但贯休更侧重于佛教哲学的探讨,而王维则在诗中融入更多的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的作品都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各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贯休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相关查询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四十九 贺新郎 效刘辰翁 贺新郎 贺新郎·十月临皋暮 贺新郎 贺新郎 重游菊圃纪事 贺新郎·二老交相访 贺新郎 贺新郎 送陈学谕之袁州教任 贺新郎 寄呈尚永亮、王兆鹏二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祭 撮科打閧 妄尘而拜 糹字旁的字 省衣节食 月字旁的字 警虑 外功 誉过其实 包含卒的成语 无事忙 隶字旁的字 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笓篱战格 浪桥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