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48
奉和添酒中六咏 其五 酒鎗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象鼎格仍高,其中不烹饪。
唯将煮浊醪,用以资酣饮。
偏宜旋樵火,稍近馀酲枕。
若得伴琴书,吾将著闲品。
这首诗通过酒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饮酒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象鼎”是高雅的器具,但里面不再用来烹饪美食,只是用来煮浊酒,供人畅饮。尤其适合在柴火旁边,稍微靠近醉酒的床边。如果能有琴书相伴,我将更乐于享受这种悠闲的生活。
该诗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提及酒和闲适,表现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方式,强调了饮酒与文雅、闲适的结合,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的生活理想。
皮日休,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等领域都有较高的造诣,作品多表现生活的闲适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创作于皮日休的晚期,他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回归到宁静的田园生活中,借酒抒怀,表达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酒鎗》这首诗以简单明了的语言,流露出诗人对饮酒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象鼎的高雅与浊醪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现实的反差。象鼎作为高雅的象征,却不再用于烹饪美食,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淡的生活态度,显示出诗人对酒的重视与追求。
接着,诗人提到煮酒的场景,伴随着柴火的温暖,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放松的氛围。余酲的床头,意味着诗人在享受醉意的同时,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心态,充分体现了唐代士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最后,提到琴书的陪伴,正是强调了诗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在诗中,酒、火、琴、书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传递出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象鼎”象征什么?
A. 烹饪工具
B. 高雅的生活追求
C. 酒的容器
“余酲”在诗中指的是:
A. 清醒的状态
B. 微醉的状态
C. 完全醉倒
诗人最希望在何种环境中享受饮酒?
A. 独自一人
B. 与琴书相伴
C. 热闹的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