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添鱼具诗。蓑衣

《添鱼具诗。蓑衣》

时间: 2025-05-07 18:07:55

诗句

一领蓑正新,著来沙坞中。

隔溪遥望见,疑是绿毛翁。

襟色裛xU霭,袖香褵褷风。

前头不施衮,何以为三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7:55

添鱼具诗·蓑衣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领蓑正新,著来沙坞中。
隔溪遥望见,疑是绿毛翁。
襟色裛霭,袖香褵褷风。
前头不施衮,何以为三公。

白话文翻译:

一件新蓑衣,穿在沙滩的小屋中。
隔着溪水远远望去,疑似那位绿毛的渔翁。
衣襟上带着晨雾的颜色,袖子上散发着香气和轻风。
如果前面不穿华丽的衣服,何以成为三公(指高官)呢?

注释:

  • : 指用草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雨衣,常用于渔民或农民。
  • 沙坞: 沙滩旁的小屋,指渔民的栖息地。
  • 绿毛翁: 形容渔翁,可能指年长或外形独特的渔民。
  • 襟色裛霭: 衣襟的颜色沾染了晨雾的湿气。
  • 三公: 古代官职,指高官,代表权势和地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子美,号乐天,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皮日休隐居田园之际,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反映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翁的形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活的深刻理解。开头的“蓑衣”不仅是渔民的生活工具,更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强调了简朴与自然的和谐。诗人在描绘渔翁时,巧妙地使用了“疑是绿毛翁”,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远观的幽默感,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接下来的“襟色裛霭,袖香褵褷风”,细腻地刻画了渔翁的衣物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前头不施衮,何以为三公”,则是对当时官场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权力与物质的反思。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意蕴深远,体现了皮日休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对官场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新蓑衣的情景,给人以清新之感。
    • 第二联通过远望的视角,渔翁的身影与自然融为一体。
    • 第三联展现了衣物与环境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最后一联则引发读者对社会地位和真实生活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 “疑是绿毛翁”将渔翁与自然风光结合,生动形象。
    • 对仗: 各联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对官场虚伪和权力的批判,体现了诗人追求简朴自然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 蓑衣: 象征渔民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溪水: 代表了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 晨雾: 体现了清新、自然的气息。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蓑衣”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渔民的生活
      • C. 财富
    2. “三公”指的是什么?
      • A. 渔民
      • B. 高官
      • C. 普通人
    3. 诗的主要意境是什么?
      • A. 追求权利
      • B. 享受自然
      • C. 追求财富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添鱼具诗·蓑衣》都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但前者更多体现了豪放与洒脱,而后者则强调了简朴与自然。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人 次韵子我兄和沈侍御史吴兴酬唱诗三首 其三 次韵子我兄和沈侍御史吴兴酬唱诗三首 其二 次韵子我兄和沈侍御史吴兴酬唱诗三首 其一 和王公觌赏海云山茶合江梅花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秋感 其三 秋感 其五 秋感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雍容大度 畸流洽客 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 打发 乛字旁的字 伤化败俗 包含澈的词语有哪些 甽砌 歹字旁的字 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朝督暮责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绿草如茵 秃宝盖的字 眼饱肚饥 长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