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枝歌 其四

《竹枝歌 其四》

时间: 2025-05-05 10:02:14

诗句

潇湘江水接天河,第一伤心是汨罗。

斑竹冈头兰蕙死,黄茅垄上艾蒿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02:14

原文展示:

潇湘江水接天河,
第一伤心是汨罗。
斑竹冈头兰蕙死,
黄茅垄上艾蒿多。

白话文翻译:

潇湘江水与天河相接,
最令人伤心的地方是汨罗。
斑竹冈头的兰花和蕙草都已枯死,
黄茅垄上的艾蒿却生长得很多。

注释:

  • 潇湘江:指潇湘地区的江水,潇湘是湖南的一个地方,风景秀丽。
  • 天河:指银河,这里用来形容潇湘江水的浩瀚。
  • 汨罗:指汨罗江,是一条有名的河流,这里引申为悲伤的象征。

典故解析:

汨罗江与屈原的传说密切相关,屈原投江自尽后,汨罗江成为其精神寄托之地。诗中提及汨罗,表明了对屈原的怀念与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景明,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以诗词和散文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竹枝歌》系列诗作是刘基在感叹人生悲欢离合时所作,表现了对历史人物如屈原的追忆,以及对社会时局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竹枝歌 其四》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潇湘江水与天河的壮阔景象,引出了对汨罗江的伤感,表达了对历史与故人的追思。开篇以“潇湘江水接天河”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接着转入对汨罗的深情回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对比。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兰蕙的枯死与艾蒿的繁茂,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景象,暗含着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简练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深切的共鸣。诗中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生命运的感叹,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潇湘江水接天河:描绘出潇湘江水的浩瀚,与天河相连,显示出自然的壮丽。
  2. 第一伤心是汨罗:汨罗江成为了诗人心中最令人悲伤的地方,暗指屈原的悲剧。
  3. 斑竹冈头兰蕙死:斑竹冈上原本美丽的兰花与蕙草都已枯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消逝。
  4. 黄茅垄上艾蒿多:黄茅垄上的艾蒿生长旺盛,与兰蕙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兰蕙死”与“艾蒿多”,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对比效果。
  • 象征:兰蕙与艾蒿象征着不同的生命状态,传达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潇湘江、汨罗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与美好事物逝去的深切感受。诗中蕴含着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潇湘江:象征着美丽与浩瀚,寄托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汨罗: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象征着悲伤与怀旧。
  • 兰蕙:象征着美好与高洁,凋零则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 艾蒿:生长旺盛,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无情,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汨罗”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2. 填空题:诗中描写的兰蕙与艾蒿分别象征着________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历史的怀念。 (对/错)

答案:

  1. b) 屈原
  2. 美好;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理想的追求。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竹枝歌》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情感,但侧重于豪情壮志。
  • 《春望》(杜甫):描绘了战乱中的感伤,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代诗歌鉴赏指南》
  • 《屈原与汨罗江的文化象征》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拜昭陵过咸阳墅 相思曲(一作长相思) 送杜尹赴东都 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呈两省阁老院长 赠友人(时友人新有别恨者) 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送王鍊师赴王屋洞 送黔中裴中丞阁老赴任(回字) 酬赵尚书城南看花日晚先归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字旁的字 山题 禅伯 屮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众阳之长 街头巷口 厄字旁的字 遗德余烈 磨牙费嘴 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凸凹 冗余 舍车保帅 工字旁的字 众星攒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