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0:02
高阳台 过寒翠园怀李啸楼师
作者: 刘凤梧
望重龙门,经传马帐,李桃争喜春融。
久滞宜城,乡心常恋峨峰。
墨云渐压江头重,倚危阑目送归鸿。
忍徘徊,百子桥边,寒翠楼东。
重来已是伊人杳,怅缥缃尽毁,衡宇全空。
旧日芳园,几曾剩有芙蓉?
伤情怕到荒城畔,盼夕阳偏作嫣红。
动愁怀,鸦噪寒烟,鹤唳西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感伤。诗人远望龙门,想起马帐和李桃花争相绽放的春天,感到久留在宜城,心中对峨峰的乡愁愈发浓烈。墨色的云渐渐在江面上压来,诗人倚着栏杆,目送归去的大雁。徘徊在百子桥边,寒翠楼的东侧,重来时已经是伊人杳然,怅然若失,信纸荡然无存,家中空无一物。旧日的芳园里,几乎没有剩下的芙蓉花?伤感之情在荒城边上徘徊,期待着夕阳染红西天。心中忧愁,乌鸦啼叫,寒烟萦绕,白鹤在西风中高歌。
作者介绍:刘凤梧(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以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春天的时节,诗人身处异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恋,尤其是对李啸楼师的怀念,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高阳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乡土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昔的沉痛追忆。诗的开头,诗人望向龙门,提到的马帐和李桃,生动地描绘出春日的繁华与生机,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故乡的孤独感与惆怅。墨云的压迫感让整个画面充满了阴郁,诗人在栏杆上目送归鸿,似乎在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与归属感的渴望。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更是渲染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伊人杳”和“缥缃尽毁”的意象,表现出对往事的不舍和对失去的痛惜。“旧日芳园,几曾剩有芙蓉?”通过对芳园的提及,表现出光阴荏苒、物是人非的无奈,令人倍感伤怀。最后的“伤情怕到荒城畔”,展现了诗人的忧伤与孤独。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往事的感慨,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乡愁与人世无常之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昔美好的追忆,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与无奈,充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归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墨云”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