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3:57
高阳台 自题停琴伫月图小影
作者: 吕采芝 〔清代〕
鹤友琴交,云盟月契,也曾自许清幽。
桐叶风翻,泠然已是新秋。
轻绡漫试罗襦薄,恨年光总付悠悠。
问长空一样清辉,为恁迟留。
从今忆昔都如梦,自赏音人去,未谱清讴。
云暗银屏,凭栏触目牵牛。
今生命薄原如纸,又何消写出新愁。
最堪怜石上三生,缘在情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琴瑟之交,曾经许诺在月下清幽的生活。如今桐叶随风翻动,冷清的秋天已经来临。轻薄的绡衣试穿,却恨年华如流水般无情。仰望苍天,月光如故,为何还要停留在此时此地?从今往后,回忆往昔都如梦幻,自己独自欣赏音乐,昔日的伴侣已去,未能谱写清新的曲调。云层遮蔽了明亮的月光,倚栏远望,目光所及牵挂着牛郎星。如今的生命如薄纸般脆弱,又何必去书写新的愁苦?最令人心疼的是那石上的三生,缘分已尽,情感也已断绝。
作者介绍:吕采芝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精于诗词,作品多以情感为主,常常融合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她的诗风清新婉约,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正值作者对往昔友谊的怀念,结合秋天的冷清与孤独,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失去的情感的追忆。
这首诗透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友谊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鹤友琴交,云盟月契”即以自然之物引入情感,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随后描绘的秋天景象,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换与时间的流逝。诗中反复出现的“新愁”与“清辉”,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作者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在抒发自我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交织。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云暗银屏,凭栏触目牵牛”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令人感同身受。同时,最后两句“今生命薄原如纸,又何消写出新愁”,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让人对人生的无奈与脆弱产生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吕采芝高雅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表现了对往昔友谊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诗人在轻柔的文字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鹤友琴交”主要表达了什么?
“云盟月契”中的“云”和“月”象征什么?
诗中“生命薄原如纸”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为对《高阳台 自题停琴伫月图小影》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