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5:15
松月潮声,蕙烟人影,幽兰袅入新词。
流水年芳,缃囊暗换蛛丝。
前身酒病狂中散,论风怀,焦尾方知。
甚吴桐寸寸冰纹,画壁愁窥。
起来还按湘妃谱,奈神蛟倦舞,锦荐寒欺。
秋老文园,潇潇碧敛梧枝。
春弦只被柔荑误,把几行金雁差池。
听清商,款款调来,可似年时。
松树下,月光照耀着潮水的声音,淡雅的烟雾中隐约可见人影,幽兰的香气缭绕,融入了新作的词句。
流淌的岁月犹如流水,缃囊(即女性的装饰物)在暗中更换着蛛丝。
前生的酒病在狂欢中散去,谈论风雅之情,焦尾琴声才懂得其中的滋味。
那吴桐制的琴,冰纹似的细腻,画壁上的愁思被窥探。
站起来还想按着湘妃的曲谱,但奈何神蛟已倦舞,锦帕的寒意侵袭。
秋天的文园已经老去,梧桐树的枝条在细雨中潇潇飘落。
春天的弦乐只因柔嫩的手指误触,几行金雁便错失了飞翔的时机。
听着清商的旋律,款款调来,仿佛又回到了往年。
孙鼎臣,清代诗人,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擅长诗词,尤其是古体诗。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风格清丽而深邃。
《高阳台 旧琴》写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对古琴和词曲的推崇。诗中渗透着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琴音的眷恋,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音乐、诗词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寄托。
这首《高阳台 旧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旧时光的追忆和对音乐的热爱。开篇的“松月潮声,蕙烟人影”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松树、月光、潮声以及烟雾中的人影,构成了一幅静谧而优雅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中“前身酒病狂中散,论风怀,焦尾方知”,则从个人的经历出发,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酒病的狂欢与焦尾琴声的领悟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对人生的反思。随着“吴桐寸寸冰纹”,诗人将琴音与情感交织,细腻而深邃。
在后半部分,“起来还按湘妃谱”表现了诗人对古典乐曲的追寻与向往,但随之而来的是“奈神蛟倦舞,锦荐寒欺”的无奈,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把握的惆怅。最后的“听清商,款款调来,可似年时”,则以清商的音律唤起了对往昔岁月的再现,带有一种温暖而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同时通过细腻的修辞和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既有音乐的韵律感,又充满了深情的思考。
松月潮声,蕙烟人影,幽兰袅入新词
描绘了一个静谧清新的环境,松树、月亮、潮水声交织,蕙香的烟雾中人影摇曳,形成诗意的画面。
流水年芳,缃囊暗换蛛丝
反映时间的流逝,岁月如流水,而缃囊则象征着女性的柔情和隐秘的生活。
前身酒病狂中散,论风怀,焦尾方知
描述了对往昔的追忆,酒病让人迷醉,只有在琴声中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情感。
甚吴桐寸寸冰纹,画壁愁窥
用吴桐琴的冰纹细腻来形容琴声的清冷,画壁上的愁绪在窥视。
起来还按湘妃谱,奈神蛟倦舞,锦荐寒欺
表达了对古曲的向往,但神蛟的倦怠和锦帕的寒意又让人感到无奈。
秋老文园,潇潇碧敛梧枝
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文园的景致已老去,梧树的枝条在秋雨中轻轻飘落。
春弦只被柔荑误,把几行金雁差池
春天的弦乐因为柔嫩的手指误触而产生了失误,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也有错失。
听清商,款款调来,可似年时
以清商的旋律唤起对往昔的回忆,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美好的时光。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音乐的热爱,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对自然与音乐的描绘,表达了深层的情感交织。
诗中提到的“蕙烟”指的是什么?
A. 香气
B. 烟雾
C. 人影
D. 水波
“前身酒病狂中散”中的“酒病”指的是什么?
A. 酗酒
B. 酒醉
C. 酒瘾
D. 酒体
“秋老文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深入理解《高阳台 旧琴》的意境与情感,同时掌握古诗词的基本解析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