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2:24
作者: 苏轼 〔宋代〕
我梦扁舟浮震泽。
雪浪摇空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
倚天无数开青壁。
此生长接淅。
与君同是江南客。
梦中游,觉来清赏,
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
唱我新词泪沾臆。
灵均去后楚山空,
澧阳兰芷无颜色。
君才如梦得。
武陵更在西南极。
竹枝词,莫傜新唱,
谁谓古今隔。
我梦见自己乘着小舟漂浮在震泽湖上,白色的雪浪在空中摇曳,像千顷的白色波浪。醒来时眼前满是庐山的美景,似乎数不清的青壁直入云天。这一生我总是与君同在江南游荡。梦中游览醒来后悠然自得,像飞梭一般地飞舞。明天西风又会把我的席子卷起,我唱的新词让泪水沾湿了胸膛。灵均离去后,楚山显得如此空旷,澧阳的兰芷也失去了颜色。你就像梦一般的存在,而武陵更在西南的尽头。竹枝词,不要再唱新的版本,谁说古今是隔绝的呢?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在诗、词、文、书、画等各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是宋代文人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与友人情谊的怀念。苏轼在这段时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创作了大量反映个人情感与审美观的作品。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情景与人文情怀的词作。开篇以梦境描绘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画面,扁舟、震泽、雪浪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诗人通过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尤其是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灵均的离去使楚山显得空荡荡的,澧阳的兰芷也因思念而失去色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同时,词中提到“新词泪沾臆”,将情感的细腻与深沉展现无遗,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历史文化的交融,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思想内涵。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诗人传达了对自由、友谊和故乡的深切思念,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的“扁舟”指的是什么?
“雪浪摇空”形象描述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灵均”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