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4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4:40
自仙游回至黑水见居民姚氏山亭高绝可爱复憩
山鸦晓辞谷,似报游人起。
出门犹屡顾,惨若去吾里。
道途险且迂,继此复能几。
溪边有危构,归驾聊复柅。
爱此山中人,缥缈如仙子。
平生慕独往,官爵同一屣。
胡为此溪边,眷眷若有俟。
国恩久未报,念此惭且泚。
临风浩悲咤,万世同一轨。
何年谢簪绂,丹砂留迅晷。
诗人早晨离开山谷,似乎在向游人道别。虽然出门,但仍不时回头,心中感到离别的惨淡。路途艰险且迂回,接下来的旅程还要多久呢?溪边有一座危楼,回程时暂时停留。诗人对山中人充满喜爱,他们如仙子般飘渺。自己一生追求独自的生活,官位与草鞋无异。为何在这溪边,依依不舍似乎还有人等候?对国家的恩德久未报答,想到这一点,心中感到羞愧和痛苦。面对风,悲声长叹,万世皆循同一轨迹。何时才能辞去官职,留下丹砂的流年?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文风格多样,以豪放、清新见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苏轼的山游途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山中居民的向往以及对官职生活的反思。在诗中,苏轼的心情复杂,既有对美景的欣赏,又有对自己处境的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对山中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山鸦的鸣叫声仿佛在催促游人离去,诗人出门时却频频回头,流露出对故乡的依恋与不舍。接着,诗人描绘了艰险的旅途,似乎在感叹人生的无常与艰难。
溪边的危楼是诗人暂时的栖息之所,象征着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而“爱此山中人,缥缈如仙子”则展现了诗人对山中居民的崇敬与向往,仿佛他们是世外高人,生活在一个纯净无忧的境界。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反思自己对国家的恩情未能回报,心中愧疚难忍。他在风中悲叹,感慨万世皆循同一轨迹,体现出对人生无常和宿命的深刻理解。最后的“何年谢簪绂,丹砂留迅晷”更是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国家恩惠未能回报的羞愧。通过对山中人和自然的描绘,苏轼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山鸦晓辞谷"中,山鸦的鸣叫象征什么?
A. 早晨的宁静
B. 游人的离去
C. 山的高大
D. 山谷的寂静
诗中“爱此山中人,缥缈如仙子”表达了诗人对山中人的什么感情?
A. 厌恶
B. 崇敬
C. 忽视
D. 反感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官场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追求
C.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D. 对战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