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4:55
原文展示:
送朱先辈尉庐陵 徐铉 〔唐代〕 我重朱夫子,依然见古人。 成名无愧色,得禄及慈亲。 莫叹官资屈,宁论活计贫。 平生心气在,终任静边尘。
白话文翻译:
我深深敬重朱夫子,他的品德依然如古人般高尚。 他成名后没有一丝愧疚之色,得到的俸禄也用来供养慈爱的亲人。 不要叹息他的官职低微,也不要议论他的生活贫困。 他一生坚守的心志和气节,最终使他能够平静地面对边疆的尘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徐铉在文学上以诗文著称,其诗风格清新,文笔流畅。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为送别朱先辈赴任庐陵而作。诗中表达了对朱先辈高尚品德的敬重,以及对他能够坚守心志、安然面对命运的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朱先辈品德和心志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高尚品质的推崇。诗中“依然见古人”一句,既是对朱先辈品德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的赞美。“成名无愧色,得禄及慈亲”则进一步强调了朱先辈的正直和孝道。后两句“莫叹官资屈,宁论活计贫”和“平生心气在,终任静边尘”则表达了对朱先辈能够坚守心志、安然面对命运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朱先辈的高尚品德和坚守心志的精神。诗人通过对朱先辈的敬重和赞赏,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推崇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朱夫子”指的是谁? A. 朱熹 B. 朱先辈 C. 朱熹的父亲 D. 朱熹的老师 答案:B
诗中“依然见古人”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朱先辈的品德如同古代的贤人 B. 朱先辈喜欢古代的书籍 C. 朱先辈的生活方式很古老 D. 朱先辈对古代文化有研究 答案:A
诗中“得禄及慈亲”一句体现了朱先辈的什么品质? A. 正直 B. 孝道 C. 勤奋 D. 节俭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