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钟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诗。得酒

《送钟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诗。得酒》

时间: 2025-05-04 00:09:42

诗句

酌此杯中物,茱萸满把秋。

今朝将送别,他日是忘忧。

世乱方多事,年加易得愁。

政成频一醉,亦未减风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9:42

原文展示:

送钟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诗。得酒 徐铉 〔唐代〕 酌此杯中物,茱萸满把秋。今朝将送别,他日是忘忧。世乱方多事,年加易得愁。政成频一醉,亦未减风流。

白话文翻译:

我斟满这杯中的美酒,茱萸的香气弥漫在秋天的空气中。今天我将送别你,希望未来的日子能让你忘却忧愁。世道混乱,事情繁多,随着年岁的增长,忧愁也容易积累。但即便政治成就频出,频繁的醉酒也未曾减少我的风流情怀。

注释:

  • 酌此杯中物:指斟酒。
  • 茱萸满把秋:茱萸是一种植物,古人常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这里指秋天的气息。
  • 今朝将送别:今天将要送别。
  • 他日是忘忧:希望未来的日子能忘却忧愁。
  • 世乱方多事:指时局混乱,事情繁多。
  • 年加易得愁:随着年岁的增长,忧愁也容易积累。
  • 政成频一醉:政治成就频出,但仍频繁醉酒。
  • 亦未减风流:风流情怀并未因醉酒而减少。

诗词背景: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送别友人钟德林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斟酒、茱萸、送别等意象,营造了一种秋日的离别氛围。诗中“今朝将送别,他日是忘忧”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又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后两句“世乱方多事,年加易得愁”则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最后两句“政成频一醉,亦未减风流”则展现了诗人即便在政治成就频出的情况下,仍保持的风流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首句“酌此杯中物”,通过斟酒的动作,引出离别的主题。
  • 第二句“茱萸满把秋”,以茱萸的香气象征秋天的到来,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 第三句“今朝将送别”,直接点明送别的情景。
  • 第四句“他日是忘忧”,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 第五句“世乱方多事”,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 第六句“年加易得愁”,表达了随着年岁增长,忧愁也容易积累的感慨。
  • 第七句“政成频一醉”,展现了即便在政治成就频出的情况下,诗人仍保持的风流情怀。
  • 第八句“亦未减风流”,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风流情怀的坚持。

意象分析:

  • 茱萸:象征秋天的到来,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 杯中物:象征美酒,引出离别的主题。
  • 送别:直接点明送别的情景。
  • 忘忧: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 世乱: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 年加:表达了随着年岁增长,忧愁也容易积累的感慨。
  • 一醉:展现了即便在政治成就频出的情况下,诗人仍保持的风流情怀。
  • 风流: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风流情怀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茱萸满把秋”中的“茱萸”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中“他日是忘忧”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不舍 B. 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C. 对时局的忧虑 D. 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3. 诗中“政成频一醉”中的“一醉”象征什么? A. 政治成就 B. 频繁醉酒 C. 风流情怀 D. 生活热爱

答案: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
  • 李白《送友人》: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祝愿。

诗词对比:

  • 徐铉《送钟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诗。得酒》与王维《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但徐铉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徐铉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秋郊有怀 吾庐 朝中措 望永阜陵 秋思 读宛陵先生诗 旦起 江楼次前辈韵 感旧绝句 雪夜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抱布贸丝 石岛 一扎脚儿 额手加礼 辛字旁的字 包含诞的词语有哪些 顽横 亅字旁的字 熔解 展眉解颐 大山小山 团头聚面 广字头的字 心字底的字 立勋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