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时间: 2025-07-29 09:10:30

诗句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0:30

原文展示: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徐铉 〔唐代〕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白话文翻译: 一夜秋风起,却未感凉意,宫中漏声数次,白昼依旧漫长。 林间泉水无法驱散残留的暑气,徒劳地在华丽的池塘边浪费稻粱。

注释:

  • 一宿:一夜。
  • 宫漏:古代宫中计时的漏壶,代指时间。
  • 林泉:指山林间的泉水。
  • 残暑:指夏末秋初的余热。
  • 华池:指华丽的水池。
  • 稻粱:指粮食,这里比喻时间和精力。

诗词背景: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描绘了立秋后一日,诗人与朱舍人同在宫中值班时的感受。诗中通过对秋风、宫漏、林泉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敏感和对宫廷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风未凉、宫漏声长、林泉难消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深刻感受和对宫廷生活的无奈。诗中“一宿秋风未觉凉”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隐含了诗人对秋意未浓的期待与失望。“数声宫漏日犹长”则进一步以宫漏声长来象征时间的缓慢流逝,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最后两句“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则通过对比林泉与华池,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清幽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首句“一宿秋风未觉凉”,通过“未觉凉”表达了秋风虽起,但暑气未消的感受,暗示了时节的尴尬状态。
  • 次句“数声宫漏日犹长”,以宫漏声长来象征时间的缓慢流逝,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单调与漫长。
  • 第三句“林泉无计消残暑”,通过“无计”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残留暑气的无奈。
  • 末句“虚向华池费稻粱”,以“虚向”和“费”字,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清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数声宫漏日犹长”中的“宫漏”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立秋后一日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敏感和对宫廷生活的无奈与厌倦,以及对自然清幽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秋风:象征时节的变迁,但在这里未带来凉意,反映了时节的尴尬状态。
  • 宫漏:象征时间的流逝,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单调与漫长。
  • 林泉:象征自然清幽,但在这里无法驱散暑气,表达了诗人的无奈。
  • 华池:象征宫廷的华丽,但在这里成了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场所,表达了诗人的厌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宿秋风未觉凉”表达了什么感受? A. 秋风带来了凉意 B. 秋风未带来凉意 C. 秋风很强烈 答案:B

  2. “数声宫漏日犹长”中的“宫漏”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宫廷的华丽 C. 秋风的声响 答案:A

  3. 诗中“林泉无计消残暑”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暑气的无奈 C. 对林泉的向往 答案:B

  4. “虚向华池费稻粱”中的“虚向”和“费”字表达了什么? A. 对宫廷生活的喜爱 B. 对宫廷生活的厌倦 C. 对自然清幽的向往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中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幽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徐铉的《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与杜甫的《秋兴八首》:两者都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节变迁的感慨,但徐铉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宫廷生活的无奈与厌倦,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时局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徐铉的这首诗。

相关查询

赋长道一绝送陆邃潜夫 韦中丞西厅海榴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 题昭上人房 杂言湖山歌送许鸣谦 谢韦大夫柳栽 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 沣水送郑丰鄠县读书 题画帐二首·山水 奉和对山僧(一作同杜相公对山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留侯 西字头的字 寂寂寞寞 名次 斗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敏而好学 因陃就寡 讯案 豆字旁的字 包含悲的成语 斗象 轻生重义 假道灭虢 连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