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4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43:08
原文展示:
风捲尘沙白,云垂雪意凝。夜山时叫虎,晚市早收灯。园栗炮还美,村醪醉不能。三年官况味,真是冷于冰。
白话文翻译:
风卷起白色的尘沙,云层低垂,雪意凝结。夜晚的山中不时传来虎的叫声,傍晚的市场早早地收起了灯火。园中的栗子炮制得依然美味,乡村的酒虽醉人却不能使我沉醉。三年的官场生涯,感觉真是比冰还要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他在官场生涯中感到厌倦和冷漠时所作,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冷酷和社会的萧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张耒在官场任职期间,他感受到了官场的冷漠和无情,以及社会的萧条,因此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沙、云雪、虎叫、市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荒凉和萧条的氛围。诗中的“风捲尘沙白,云垂雪意凝”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而“夜山时叫虎,晚市早收灯”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荒凉感。后两句“园栗炮还美,村醪醉不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三年官况味,真是冷于冰”则是对官场生涯的总结,表达了对官场冷漠的深刻感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市井的萧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冷漠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风捲尘沙白”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大 B. 云层低垂 C. 虎的叫声 D. 市井的萧条
诗中的“云垂雪意凝”预示着什么? A. 即将下雪 B. 市井的萧条 C. 虎的叫声 D. 风大
诗中的“夜山时叫虎”增添了什么感觉? A. 荒凉感 B. 寒冷感 C. 热闹感 D. 温馨感
诗中的“晚市早收灯”形容的是什么? A. 市井的萧条 B. 风大 C. 云层低垂 D. 虎的叫声
诗中的“三年官况味,真是冷于冰”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B. 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环境的恶劣 D. 对市井的萧条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