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36:12
诗词名称: 句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雪底黄精与不疏。
白话文翻译:
在雪下,黄精的生长茂盛而不稀疏。
注释:
- 雪底:雪下,指覆盖着雪的地方。
- 黄精:是一种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生机。
- 不疏:生长得密集,形容植物繁茂。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简单,但通过“雪底”和“黄精”的对比,暗示了在艰难环境中仍能顽强生长的生命力。王安石在其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中,常表现出对生活艰辛的深刻体会与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荆公,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散文家和改革家。他以“新法”闻名于世,主张政治改革,旨在增强国家的实力和改善民生。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政治改革时期,反映了他对逆境中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推崇。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句》虽只有短短一句,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情感。诗中提到的“雪底黄精”,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深层地反映了生命的坚韧。雪,通常被视为寒冷和艰难的象征,而黄精则是顽强生长的代表。诗句通过对比传达出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的生命力,寓意着人们在困境中应保持希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此外,王安石所用的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风格,体现了他的文学修养与哲学思考。诗句虽短,却能引发读者对生命、逆境与生长的深思,达到情感与思想的共鸣。这种对生命力的赞美,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具有普遍的价值与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雪底”:指被雪覆盖的地方,暗示寒冷和困境。
- “黄精”:生长在雪底的植物,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
- “与不疏”:强调黄精的茂盛,表明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生长得很好。
-
修辞手法:
- 对比:雪的寒冷与黄精的繁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生命的顽强。
- 象征:黄精象征着生命力,雪象征着困难与挑战。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力的赞美,强调在逆境中应保持希望和坚韧,鼓励人们在生活的困境中寻找生存的力量。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着寒冷与困境,暗示生存环境的艰难。
- 黄精:象征生命的顽强与生机,表现出在逆境中生存的希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黄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植物
C. 一种药物
D. 一种树木
-
诗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春天的生机
B. 逆境中的希望
C. 秋天的凋零
D. 夏天的炎热
-
“雪底”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描述季节
B. 提供背景
C. 显示困境
D. 引入意象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生命的坚韧与社会的困境。杜甫的《春望》描写了战乱中的凄凉与希望,而王安石的《句》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生命的顽强,二者虽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却都展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全集》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书籍,如《宋代诗人研究》、《王安石的文学与政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