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8:13
一翦梅
作者: 王寂 〔元代〕
悬瓠城高百尺楼。
荒烟村落,疏雨汀洲。
天涯南去更无州。
坐看儿童,蛮语吴讴。
过尽宾鸿过尽秋。
归期杳杳,归计悠悠。
阑干凭遍不胜愁。
汝水多情,却解东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楼俯瞰的景象,悬瓠城高耸的楼阁让人感到身处高处,周围是荒凉的村落和细雨湿润的洲滩。诗人感受到南方的遥远,仿佛已经没有归宿。坐在窗前,看到小孩们用方言欢唱,耳边回荡着吴地的歌谣。秋天已经过去,鸿雁也已飞过,归家的日子似乎遥遥无期,心中的思绪更是难以平复。凭栏而立,满心愁苦,唯有那汝水似乎多情,奔流不息,像是带着我的思念向东流去。
王寂(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子舆,号石泉,原籍江西,后移居南方。他的诗风清新,形式多样,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一翦梅》写于元代,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归乡的思念与孤独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对故乡的眷恋。
《一翦梅》通过高楼的远眺,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归宿与思乡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便是一个高耸的视角,这种高度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独特,更象征着诗人对人生的沉思。在“荒烟村落,疏雨汀洲”的描绘中,诗人用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孤独,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接下来,诗中提到的“儿童”和“蛮语吴讴”,则不仅展示了当地的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尤其是“归期杳杳,归计悠悠”一句,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令人感同身受。结尾“汝水多情,却解东流”更是将思绪引向了流逝与无奈,赋予了整首诗更深的情感内涵。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一翦梅》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蛮语吴讴”指的是什么?
“归期杳杳,归计悠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