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一翦梅(忆别)

《一翦梅(忆别)》

时间: 2025-05-02 08:00:43

诗句

红映阑干绿映阶。

闲闷闲愁,独自徘徊。

天涯消息几时归,别后无书有梦来。

后院棠梨昨夜开。

雨急风忙次第催。

罗衣消瘦却春寒,莫管红英,一任苍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0:43

原文展示:

一翦梅(忆别)
作者: 李石 〔宋代〕

红映阑干绿映阶。
闲闷闲愁,独自徘徊。
天涯消息几时归,
别后无书有梦来。
后院棠梨昨夜开。
雨急风忙次第催。
罗衣消瘦却春寒,
莫管红英,一任苍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人在春天的景色中,思念远方的人的心情。红色的花朵映照着栏杆,绿色的草地映衬着台阶。心中烦闷忧愁,独自徘徊不前。远方的消息何时才能归来,离别之后没有收到书信,只有梦中相见。后院的棠梨花在昨夜绽放,急促的雨和忙碌的风顺序而来。轻薄的衣衫在春寒中显得消瘦,不必去在意红色的花朵,任凭苍苔覆盖。


注释:

字词注释:

  • :映照,反射光线。
  • 阑干:栏杆,指阳台或平台的边缘。
  • 闲闷闲愁:形容心情空虚、忧愁的状态。
  • 天涯消息:远方的消息。
  • 棠梨:一种梨树,花开时节非常美丽。

典故解析: 此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表现出一种离别的愁苦,反映了古人对离别与思念的共同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石,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抒情风格著称。其诗多描写山水、花鸟,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石与友人离别之际,正值春天,正是花开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自身的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一翦梅(忆别)》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春天的景色表现出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开头两句“红映阑干绿映阶”,描绘了春日的生机勃勃,鲜花与绿草的交映,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矛盾:外在的美丽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句子“闲闷闲愁,独自徘徊”,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理状态,闲闷与愁苦交织,使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无力的徘徊。

而“天涯消息几时归”一句,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接下来的“别后无书有梦来”则暗示了离别后的失落,虽然梦中相见却难以填补现实的孤独。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后院棠梨的开放,以及春雨与春风的节奏,展现了自然的变换与诗人内心的感受。最后一句“莫管红英,一任苍苔”,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放弃,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伤感,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李石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映阑干绿映阶:春花与草色交映,营造出美丽的春日场景。
  2. 闲闷闲愁,独自徘徊:诗人内心的烦闷与忧愁,使他在美景中感到孤独。
  3. 天涯消息几时归: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渴望得到消息。
  4. 别后无书有梦来:离别后没有书信,只有梦中相见的虚幻。
  5. 后院棠梨昨夜开:描绘后院的棠梨花盛开,春天的生机。
  6. 雨急风忙次第催:春雨与春风的急促来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7. 罗衣消瘦却春寒:轻薄的衣衫在春寒中显得单薄,暗示着内心的孤独。
  8. 莫管红英,一任苍苔:放弃对美好事物的关注,任由时间与自然的变化。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红映阑干绿映阶”,形成一种和谐美感。
  • 拟人:如“雨急风忙”,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象征:如棠梨花象征着美好与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美丽春日中因离别而产生的孤独与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红映阑干: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美好。
  2. 绿映阶: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与生机。
  3. 棠梨:美丽而短暂,象征友谊的珍贵。
  4. 苍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开头提到的“红映阑干”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花朵
    • B. 红色的衣服
    • C. 红色的楼房
  2. 诗中提到“天涯消息几时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无聊
  3. 诗人在最后提到“莫管红英”是想表达什么?

    • A. 继续追求美好
    • B. 对美好的放弃
    • C. 赞美红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思念之情。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一翦梅(忆别)》更注重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而《静夜思》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景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石集》

相关查询

念奴娇•和漱玉词同阮亭作 念奴娇 送韩闻西之吴门 念奴娇 夏日,同徐方虎、周广庵、弟子昭游龙泉寺,即席有作 念奴娇 其一 念奴娇 送外北上 念奴娇·闰七夕 念奴娇·此翁双手 念奴娇(寿朋友) 念奴娇 俞右吉自言近日眼明喜为此赠 念奴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施恩不望报 以是为恨 嘉慰 应刃而解 包含灭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一览无遗 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小钢炮 胁肩累足 文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火伞张 黑字旁的字 万众叶心 茶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