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0:43
一翦梅(忆别)
作者: 李石 〔宋代〕
红映阑干绿映阶。
闲闷闲愁,独自徘徊。
天涯消息几时归,
别后无书有梦来。
后院棠梨昨夜开。
雨急风忙次第催。
罗衣消瘦却春寒,
莫管红英,一任苍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人在春天的景色中,思念远方的人的心情。红色的花朵映照着栏杆,绿色的草地映衬着台阶。心中烦闷忧愁,独自徘徊不前。远方的消息何时才能归来,离别之后没有收到书信,只有梦中相见。后院的棠梨花在昨夜绽放,急促的雨和忙碌的风顺序而来。轻薄的衣衫在春寒中显得消瘦,不必去在意红色的花朵,任凭苍苔覆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表现出一种离别的愁苦,反映了古人对离别与思念的共同感受。
作者介绍: 李石,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抒情风格著称。其诗多描写山水、花鸟,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石与友人离别之际,正值春天,正是花开之时,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自身的孤独与思念。
《一翦梅(忆别)》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春天的景色表现出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开头两句“红映阑干绿映阶”,描绘了春日的生机勃勃,鲜花与绿草的交映,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矛盾:外在的美丽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句子“闲闷闲愁,独自徘徊”,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理状态,闲闷与愁苦交织,使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无力的徘徊。
而“天涯消息几时归”一句,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接下来的“别后无书有梦来”则暗示了离别后的失落,虽然梦中相见却难以填补现实的孤独。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后院棠梨的开放,以及春雨与春风的节奏,展现了自然的变换与诗人内心的感受。最后一句“莫管红英,一任苍苔”,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放弃,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伤感,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李石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美丽春日中因离别而产生的孤独与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开头提到的“红映阑干”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天涯消息几时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在最后提到“莫管红英”是想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一翦梅(忆别)》更注重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而《静夜思》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景象。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