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一翦梅

《一翦梅》

时间: 2025-05-02 11:02:04

诗句

尘洒衣裾客路长。

霜林已晚,秋蕊犹香。

别离触处是悲凉。

梦里青楼,不忍思量。

天宇沈沈落日黄。

云遮望眼,山割愁肠。

满怀珠玉泪浪浪。

欲倩西风,吹到兰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2:04

原文展示:

一翦梅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尘洒衣裾客路长。
霜林已晚,秋蕊犹香。
别离触处是悲凉。
梦里青楼,不忍思量。
天宇沈沈落日黄。
云遮望眼,山割愁肠。
满怀珠玉泪浪浪。
欲倩西风,吹到兰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衣裳沾染了尘土,行走的路程漫长。霜降之后的树林已是晚秋,然而秋花依然散发着香气。每一次分别都带来无尽的悲凉,梦中那青楼的景象,令人不忍回忆。天空阴沉,落日洪黄,云彩遮挡了视线,山峦割裂了心中的忧愁。满怀珠玉般的眼泪涌动,渴望借助西风,将思念送到那兰房里去。

注释:

  • 尘洒衣裾:尘土洒落在衣服的下摆上,形容旅途的艰辛。
  • 霜林已晚:霜降后的树林已是深秋。
  • 秋蕊犹香:秋天的花蕊依然散发着香气,表现出生命的顽强。
  • 青楼:指繁华的妓院,梦中回忆的地方。
  • 天宇沈沈:天空阴沉沉的,形容天气的沉闷。
  • 云遮望眼:云彩遮住了视线,表达了眼前的迷茫。
  • 山割愁肠:山峦如刀割般割裂心中的忧愁。
  • 珠玉泪浪浪:比喻眼泪像珠玉般珍贵而丰沛。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青楼”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繁华与离愁,反映了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辛弃疾的旅途之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离别与岁月无常的感慨。正值秋末,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与自然变化的无情,借景抒情,表达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一翦梅》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寂寥与愁苦的作品。开头的“尘洒衣裾客路长”,一语道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仿佛让人感受到风尘仆仆的疲惫。随后的“霜林已晚,秋蕊犹香”则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已是深秋,然而生命的韧性依然绽放着香气,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诗中“别离触处是悲凉”,引发了对离别情感的深入思考。每一次的离别都充满了悲伤,特别是梦中回忆的“青楼”,更显得难以忘怀。此处的青楼不仅是一种情景的描绘,更是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无奈。

“天宇沈沈落日黄,云遮望眼,山割愁肠”,这一连串的意象,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阴沉的天空和遮挡的云彩,象征着诗人面对现实的困惑与无助。最后两句“满怀珠玉泪浪浪”,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涌动,渴望借助西风将思念带到远方的兰房。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情感,将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尘洒衣裾:旅途的劳累使得衣服沾满了尘土,象征着行走的艰辛。
    • 霜林已晚:自然界的变化映射出时间的流逝,悲秋之情油然而生。
    • 秋蕊犹香:即使在秋天,仍有一些生命的气息,象征希望。
    • 别离触处是悲凉:每一次的分离都带来深刻的悲伤。
    • 梦里青楼,不忍思量:梦中回忆的往事让人感到痛苦。
    • 天宇沈沈落日黄:阴沉的天空和落日的景象,反映出心情的低落。
    • 云遮望眼,山割愁肠:视线被云遮挡,山峦仿佛割裂内心的忧愁。
    • 满怀珠玉泪浪浪:眼泪如珠玉般珍贵而丰沛,表达了情感的深厚。
    • 欲倩西风,吹到兰房:渴望借助西风将思念寄往远方,表现出对爱的期盼。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满怀珠玉泪”将眼泪比作珍贵的珠玉,强调情感的珍贵与深刻。
    • 对仗:如“天宇沈沈”与“云遮望眼”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慨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透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对时间、生命与情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 霜林: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秋蕊:代表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 青楼:象征着繁华与过往的怀念。
  • 落日:象征着人生的终结与希望的消逝。
  • 云与山:构成忧愁的背景,象征着情感的障碍与内心的困扰。
  • 珠玉泪:象征珍贵的情感,流淌的思念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楼”指的是: A. 一个地方
    B. 一种生活方式
    C. 一种情感

  2. 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主要用来表达: A. 自然的美
    B. 个人的情感
    C. 时代的变迁

  3. “满怀珠玉泪浪浪”中的“珠玉”比喻的是: A. 珍贵的财富
    B. 眼泪的珍贵与丰沛
    C. 生活的悲欢离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一翦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但辛弃疾的词更为豪放,李清照则显得细腻柔情。两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背景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集》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解读》

相关查询

喜祖三至留宿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示裴迪 送高适(一作道非)弟耽归临淮作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青雀歌(与卢象、崔兴宗、裴迪、弟缙同赋) 渭川田家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待储光羲不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鹰猜 包含爵的成语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狗仗人势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隹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心旷神恬 征朝 自负其能 视财如命 包含潭的词语有哪些 襁褓 伤廉愆义 方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