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2:04
一翦梅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尘洒衣裾客路长。
霜林已晚,秋蕊犹香。
别离触处是悲凉。
梦里青楼,不忍思量。
天宇沈沈落日黄。
云遮望眼,山割愁肠。
满怀珠玉泪浪浪。
欲倩西风,吹到兰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衣裳沾染了尘土,行走的路程漫长。霜降之后的树林已是晚秋,然而秋花依然散发着香气。每一次分别都带来无尽的悲凉,梦中那青楼的景象,令人不忍回忆。天空阴沉,落日洪黄,云彩遮挡了视线,山峦割裂了心中的忧愁。满怀珠玉般的眼泪涌动,渴望借助西风,将思念送到那兰房里去。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青楼”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繁华与离愁,反映了作者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思考。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辛弃疾的旅途之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离别与岁月无常的感慨。正值秋末,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与自然变化的无情,借景抒情,表达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一翦梅》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寂寥与愁苦的作品。开头的“尘洒衣裾客路长”,一语道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仿佛让人感受到风尘仆仆的疲惫。随后的“霜林已晚,秋蕊犹香”则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已是深秋,然而生命的韧性依然绽放着香气,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诗中“别离触处是悲凉”,引发了对离别情感的深入思考。每一次的离别都充满了悲伤,特别是梦中回忆的“青楼”,更显得难以忘怀。此处的青楼不仅是一种情景的描绘,更是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无奈。
“天宇沈沈落日黄,云遮望眼,山割愁肠”,这一连串的意象,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阴沉的天空和遮挡的云彩,象征着诗人面对现实的困惑与无助。最后两句“满怀珠玉泪浪浪”,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涌动,渴望借助西风将思念带到远方的兰房。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情感,将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慨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透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人对时间、生命与情感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青楼”指的是:
A. 一个地方
B. 一种生活方式
C. 一种情感
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主要用来表达:
A. 自然的美
B. 个人的情感
C. 时代的变迁
“满怀珠玉泪浪浪”中的“珠玉”比喻的是:
A. 珍贵的财富
B. 眼泪的珍贵与丰沛
C. 生活的悲欢离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