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0:24
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
心底湖头,路断到如今。
郎到断侨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
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
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
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
碧蓝的天空如同沉重的碧云,正如湖心一般,亦如我的心。
心底的湖头,至今道路已断。
若郎君到断桥时,必定有路可寻,而我居住的地方,柳树如金。
在南高峰上眺望,看到郎君登上山去,郎君的愁苦深,而我的愁苦也深。
若郎君感到忧愁,不妨去北峰寻觅。
在那对峙的峰头,仿佛都化作了石头,双影相映,映照在清浔水面上。
作者介绍:张惠言,清代诗人,以词情细腻、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春天的西湖边写就,西湖以其秀丽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常常吸引文人墨客前来吟咏。诗中表现出对爱侣的深切思念与对美好景色的描绘。
这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深厚的思念之情。开篇以“碧云无渡碧天沉”描绘出一种沉静而深邃的湖面,仿佛时间在此处定格,心中情感如湖水般宁静但又深邃。紧接着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湖水相连,表现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随着诗的推进,通过“郎到断侨须有路”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对重聚的渴望。
在“南高峰上望郎登”中,诗人又将目光转向高峰,象征着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愁苦的情感在“郎愁深,妾愁深”中达到高潮,表明两人同样的思念与痛苦。最后以“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结束,意境深远,既有一种永恒的情感,又带有对现世的无奈与感伤。这首诗无论在意象的运用上,还是情感的表达上,都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传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云无渡碧天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沉重
c) 失落
答案:b) 沉重
“郎愁深,妾愁深”中“郎”指的是?
a) 朋友
b) 爱侣
c) 兄弟
答案:b) 爱侣
诗中提到的“柳如金”象征着?
a) 美丽与富饶
b) 悲伤
c) 离别
答案:a) 美丽与富饶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张惠言的《江城子 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能感受到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