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5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51:57
原文展示:
白酒无声滑泻油,醉行堤上散吾愁。
春风料峭羊角转,河水渺绵瓜蔓流。
君已思归梦巴峡,我能未到说黄州。
此身聚散何穷已,未忍悲歌学楚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与朋友饮酒告别时的情感。白酒如油般顺滑,饮酒后醉意朦胧,我在堤上漫步,释放心中的忧愁。春风微凉,羊角般的风景转瞬而过,河水缓缓流淌,像瓜蔓般绵延不绝。你已在思念中梦回巴峡,而我却还未抵达黄州,只能在此惆怅。此生的聚散何其无穷,未曾忍心悲歌,只能学那楚国的囚徒一样,默默叹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情感深厚、语言生动著称,体现了其豁达的个性与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携手河堤上作此诗》是在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所作,写于与友人饮酒告别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饮酒、春风和河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与人生聚散的感慨。开头两句以“白酒无声滑泻油”形象地描绘了酒的滑顺与饮酒的快感,接着“醉行堤上散吾愁”,则呈现了诗人在醉意中行走,借酒抒发愁苦的情境。春风的“料峭”与河水的“渺绵”构成了自然的背景,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在后半部分,苏轼通过回忆友人思归的梦境,表达自己未能到达黄州的遗憾,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而“此身聚散何穷已,未忍悲歌学楚囚”则将个人命运与历史进行对比,感慨人生无常,聚散离合,难以掌控。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深厚的人情味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白酒无声滑泻油”)、对比(聚散与思归)、以及意象(春风、河水),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思乡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体现了苏轼在困境中仍保持的豁达与洒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巴峡”指的是哪个地方?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楚囚”是指什么?
诗中“白酒无声滑泻油”中的“滑泻”主要形容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更多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而后者则表现了豪放与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展现了各自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