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太皇太后阁六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时间: 2025-05-06 18:22:27

诗句

令节陈诗岁岁新,从官何以寿吾君。

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湘九辩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2:27

原文展示:

太皇太后阁六首

令节陈诗岁岁新,
从官何以寿吾君。
愿储医国三年艾,
不作沉湘九辩文。


白话文翻译:

每年这个时节,诗歌总是焕然一新,
身为官员,如何才能更好地祝寿给我们的君主呢?
我愿意储备三年的艾草来医治国家,
而不愿写出沉重的《沉湘》和《九辩》那样的文章。


注释:

  • 令节: 指节令时令,特指春秋季节,诗歌常在此时吟咏。
  • 陈诗: 表达的是诗歌的陈述和吟诵。
  • 寿吾君: 祝福君主长寿的意思。
  • 储医国: 储备药物以医治国家的意愿。
  • 三年艾: 艾草是传统中药,常用来驱邪避祟。
  • 沉湘: 指《沉湘》这首诗,内容多为哀伤。
  • 九辩文: 指《九辩》,表达的是复杂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沉湘: 这是一首古诗,表现了对亡国之痛的深切感受。
  • 九辩: 传说中,这篇文章是由屈原所作,表达对国事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丰厚的才华而闻名,作品涵盖诗、词、文、书法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此诗应是在庆贺太皇太后寿辰之际所作,反映了苏轼对国家、对君主的关心与祝福。


诗歌鉴赏:

《太皇太后阁六首》是苏轼在某个特定节令时创作的一首表达祝福的诗。诗中通过“令节陈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令的重视,体现了苏轼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接着,诗人以“从官何以寿吾君”引入对君主的祝福,表达了作为官员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君主的关怀。此时,诗人愿意“储医国三年艾”,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忧虑与希望,艾草在古代被视为重要的药物,象征着保健与长寿。而最后一句“不作沉湘九辩文”,则表明诗人希望避免沉重的悲观情绪,转而寻求积极的治国之道,显示出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节令的感慨,也有对国家的关怀与祝福,体现了苏轼作为文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担当。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令节陈诗岁岁新”:每年这个特定的节令,诗歌都如新的一样。
    • “从官何以寿吾君”:作为官员,如何能为君主祝寿?
    • “愿储医国三年艾”:我愿意储备艾草来医治国家。
    • “不作沉湘九辩文”:不想写出那些悲伤沉重的诗文。
  • 修辞手法:

    • 本诗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储医国”与“沉湘九辩”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的情感倾向。
  • 主题思想:

    •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君主的祝福与关怀,同时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责任感,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艾草: 象征健康、驱邪避祟,代表着对国家的守护与祝愿。
  • 节令: 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传统文化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令节”指什么?
    A. 春节
    B. 节日
    C. 特定的节令

  2. 苏轼希望“储医国三年艾”,艾草在古代象征着什么?
    A. 哀伤
    B. 健康
    C. 财富

  3. 诗人希望避免写作哪两篇沉重的诗文?
    A. 《离骚》与《九歌》
    B. 《沉湘》与《九辩》
    C. 《静夜思》与《月下独酌》

答案: 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 by 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 by 苏轼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苏轼的诗更具理性与责任感,而李白则体现出豪放与洒脱的个性。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菩萨蛮 乌兰花劳军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冬)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张饶县以一枝梅来,和韵)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骨字旁的字 睥睨物表 中臣 饿病 终始弗渝 福安 龙字旁的字 碌碌庸才 行字旁的字 四并 关山迢递 乙字旁的字 贫病交侵 金闺玉堂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