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52
原文展示
德配程休甫,名高鲁季姜。宠荣苍玉珮,宴梦郁金堂。白日期偕老,幽泉忽悼亡。国风犹在咏,江汉近南阳。
白话文翻译
她的德行与程休甫相配,名声高过鲁国的季姜。受到宠爱和荣耀,佩戴着苍玉珮,在郁金堂中宴饮梦境。原本期待白头偕老,却在幽泉之下突然悼念亡者。国风的歌咏仍在继续,江汉之地靠近南阳。
注释
- 德配程休甫:指樊氏的德行与程休甫相匹配。程休甫,古代贤人。
- 名高鲁季姜:樊氏的名声高于鲁国的季姜。季姜,鲁国贵族女性。
- 宠荣苍玉珮:受到宠爱和荣耀,佩戴着苍玉珮。苍玉珮,古代贵族佩戴的玉饰。
- 宴梦郁金堂:在郁金堂中宴饮梦境。郁金堂,华丽的厅堂。
- 白日期偕老:原本期待白头偕老。
- 幽泉忽悼亡:在幽泉之下突然悼念亡者。幽泉,指地下。
- 国风犹在咏:国风的歌咏仍在继续。国风,《诗经》中的一部分。
- 江汉近南阳:江汉之地靠近南阳。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逖,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典雅,多涉及宫廷生活和社会风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纪念程将军的妻子南阳郡夫人樊氏而作。诗中赞颂了樊氏的德行和名声,同时也表达了对她早逝的哀悼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樊氏德行和名声的赞颂,以及对她早逝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樊氏的敬仰和悲痛。诗中“德配程休甫,名高鲁季姜”一句,直接将樊氏与古代贤人程休甫和鲁国贵族女性季姜相比,凸显了她的高尚品质和显赫名声。而“宠荣苍玉珮,宴梦郁金堂”则描绘了她生前受到的宠爱和荣耀,以及她在华丽厅堂中的宴饮梦境,形成了一种对比,突出了她生前的辉煌与死后的孤寂。最后两句“国风犹在咏,江汉近南阳”则将樊氏的德行与国风的歌咏相联系,暗示她的美德将永载史册,同时也点明了她所在的地理位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德配程休甫:直接赞颂樊氏的德行与程休甫相匹配,程休甫是古代贤人,这里用作比喻。
- 名高鲁季姜:将樊氏的名声与鲁国的季姜相比,季姜是鲁国贵族女性,这里用作比喻。
- 宠荣苍玉珮:描绘樊氏生前受到的宠爱和荣耀,苍玉珮是古代贵族佩戴的玉饰。
- 宴梦郁金堂:在郁金堂中宴饮梦境,郁金堂是华丽的厅堂,这里描绘了她生前的奢华生活。
- 白日期偕老:原本期待白头偕老,这里表达了对她早逝的遗憾。
- 幽泉忽悼亡:在幽泉之下突然悼念亡者,幽泉指地下,这里表达了对她死后的哀悼。
- 国风犹在咏:国风的歌咏仍在继续,国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这里暗示她的美德将永载史册。
- 江汉近南阳:江汉之地靠近南阳,这里点明了她所在的地理位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德配程休甫”和“名高鲁季姜”,将樊氏与古代贤人和贵族女性相比,凸显她的高尚品质和显赫名声。
- 对仗:如“宠荣苍玉珮,宴梦郁金堂”,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樊氏德行和名声的赞颂,以及对她早逝的哀悼。通过对比她生前的辉煌与死后的孤寂,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敬仰和悲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玉珮:象征贵族的身份和荣耀。
- 郁金堂:象征华丽的厅堂和奢华的生活。
- 幽泉:象征地下和死亡。
- 国风:象征美德和歌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程休甫”和“鲁季姜”分别是什么?
A. 古代贤人,鲁国贵族女性
B. 唐代诗人,唐代贵族女性
C. 古代贤人,唐代贵族女性
D. 唐代诗人,鲁国贵族女性
-
诗中的“苍玉珮”象征什么?
A. 贵族的身份和荣耀
B. 普通人的身份和荣耀
C. 贵族的贫穷和苦难
D. 普通人的贫穷和苦难
-
诗中的“郁金堂”象征什么?
A. 华丽的厅堂和奢华的生活
B. 简陋的厅堂和贫穷的生活
C. 华丽的厅堂和贫穷的生活
D. 简陋的厅堂和奢华的生活
-
诗中的“幽泉”象征什么?
A. 地下和死亡
B. 地上和生命
C. 地下和生命
D. 地上和死亡
答案: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丽人行》:描绘唐代贵族女性的生活,与本诗中的樊氏形象有相似之处。
- 王昌龄《闺怨》:表达对早逝女性的哀悼,与本诗中的哀悼之情相似。
诗词对比:
- 杜甫《丽人行》与本诗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贵族女性的生活,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社会现实和批判。
- 王昌龄《闺怨》与本诗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早逝女性的哀悼,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展现了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孙逖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诗经注疏》:了解国风的背景和内容,有助于理解诗中的“国风犹在咏”一句。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了解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诗中的樊氏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