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1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8:25
鹳雀楼西百尺樯,
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
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
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
远目非春亦自伤。
这首诗描绘了鹳雀楼西边高耸的楼阁和周围的景色,汀洲和云树显得茫茫一片。汉朝的乐器声与流水声交织在一起,魏国的山河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迷离。往事已去千年,令人遗憾的是时间流逝如此之快,愁苦的情绪在一天内便显得漫长。风烟一同升起,让人思念故乡,远望时虽不是春天,但心中依旧充满伤感。
李益,字季和,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边塞诗和山水诗闻名。他的诗风格豪放,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历史的沉思。
《同崔邠登鹳雀楼》创作于李益和崔邠共同登楼时,楼前的美景引发了李益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诗词所描绘的背景及情感反映了唐代文人面临的历史与现实的冲突,表现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当下孤寂的反思。
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是一首集历史感与自然美于一体的诗作。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鹳雀楼的雄伟和周围景色的广阔,给人以一种高远的视野和心境。接着,诗中流淌的汉家乐声与魏国山河的映照,令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李益通过对比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孤寂,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
在情感上,诗人用“事去千年犹恨速”来表达对历史的遗憾,而“一日即为长”则体现出对愁苦的深切感受。最后,诗中出现的“风烟并起思归望”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哀愁。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层层递进,情感的表达上也相得益彰,使得人读之倍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示了唐代文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繁华往昔的怀念。
鹳雀楼位于哪个朝代的哪个地方?
“事去千年犹恨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风烟并起思归望”中的“风烟”主要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