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洛桥

《上洛桥》

时间: 2025-05-02 16:21:46

诗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21:46

原文展示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白话文翻译

在金谷园中,柳树在春风中摇曳,宛如在跳舞。这样的美景,怎能忍心独自一人走上洛阳桥呢?

注释

  • 金谷园:古代著名的园林,位于洛阳,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
  • :柳树,常用来象征春天和柔美的情景。
  • 舞腰:形容柳枝在春风中轻盈摇摆,宛如舞者的腰肢。
  • 那堪:怎能忍心,表示不忍心的情感。
  • 独上:独自一人走上去,传达了一种孤独感。

典故解析

金谷园是洛阳的一处著名景点,历史上曾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游玩。诗中提到的“洛阳桥”是连接金谷园与洛阳城的重要通道,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交融,诗人通过这条桥连接了眼前的美景与自己的思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益,唐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在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正值柳树发芽之际,诗人身处金谷园,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孤独,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春天景色的热爱以及在美景中独自一人的惆怅。

诗歌鉴赏

《上洛桥》是一首抒情诗,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尤其是金谷园的柳树,在春风中轻盈摇曳,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柳树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气息,柳树如舞者般的姿态,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好。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后两句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独自走上洛阳桥,显现出一种孤独感。美景当前,诗人却感受到孤寂,似乎在表达对同行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字句,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意境,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思考,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诗人以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了一幅春日图景,让人倍感温馨和惆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谷园中柳:描绘了生机勃勃的金谷园,柳树在春天的场景。
    • 春来似舞腰:通过“似舞腰”来形容柳树的姿态,赋予柳树以生命和灵动。
    • 那堪好风景:表达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珍惜与不舍。
    • 独上洛阳桥:强调孤独感,诗人在享受美景时,感到了一种无奈与惆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舞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 拟人:通过“舞腰”赋予柳树以人的特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前后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与对孤独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金谷园:象征着美好与繁华,同时也代表着人际关系的聚合。
  • 柳树: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亦可代表柔情与思念。
  • 洛阳桥: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与隔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谷园”位于哪个城市?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2. 诗中柳树被比喻成什么?
    A. 舞者
    B. 花朵
    C. 画家

  3. 诗人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宁静的心境,而李益的《上洛桥》则更多地表达了在美景中独自一人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益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劝酒 嗟发落 题文集柜 秦中吟十首。伤友(又云伤苦节士。一作胶漆契)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 秦中吟十首。五弦(一作五弦琴) 纳粟 郡中 访陈二 鸟窠和尚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字旁的字 守中 辛字旁的字 远忧 蹈矩践墨 耳刀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竭尽心力 厄字旁的字 珠规玉矩 庶府 百褶裙 惩恶劝善 测廲 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飞云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