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8:39
送殷中丞游边
话别无长夜,灯前闻曙鸦。
已行难避雪,何处合逢花。
野寺门多闭,羌楼酒不赊。
还须见边将,谁拟静尘沙。
别离时刻并不漫长,灯下听见清晨的乌鸦叫。
已经出发却难以躲避飘雪,何处才能相逢盛开的花?
野外的寺庙大门多半紧闭,羌族的酒楼也不再赊账。
还需要见到边疆的将领,谁能在这尘沙中保持宁静?
本诗未涉及直接的历史典故,但“边将”一词暗示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将领的责任,反映了唐代边防的社会背景。
作者介绍:项斯,唐代诗人,生活在唐玄宗时期,作品多描绘边塞生活及离别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送别友人殷中丞赴边疆的场合,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与惆怅。
《送殷中丞游边》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边疆生活的思考。首句“话别无长夜”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离别的瞬间,体现了时间的急促与紧迫感。接着“灯前闻曙鸦”描绘了清晨的静谧,乌鸦的叫声既是自然的声音,又象征着对未来旅途的预警。
“已行难避雪”一语,暗示了旅途的艰难与困苦,诗人通过雪的意象,传达出对友人将要面临困境的担忧。而“何处合逢花”,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福。
接下来的“野寺门多闭,羌楼酒不赊”,则描绘了一幅凄凉的边疆景象,寺庙的关闭和酒楼的不赊,体现了边地的冷清与生活的艰辛。最后一句“还须见边将,谁拟静尘沙”,表达了诗人希望再见友人的愿望,同时对边疆将领的敬意与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意象构建,展现了友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担忧,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对边疆生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曙鸦”指的是什么时间?
“野寺门多闭”这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何处合逢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