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1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19:43
寺门和鹤倚香杉,月吐秋光到思嚵。
将法传来穿泱漭,把诗吟去入嵌岩。
模糊书卷烟岚滴,狼藉衣裳瀑布缄。
不断清风牙底嚼,无因内殿得名衔。
在寺庙的门前,白鹤依偎在香杉树上,月光洒落,映照着思念的情怀。
法门的教义如波涛般传来,诗句也随之流入岩石之中。
书卷在烟雾和雾霭中模糊,衣衫狼藉似瀑布般披挂。
清风不断地在牙齿间轻咀,然而却无法在内殿中获得名声。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常蕴含禅意,关注内心的修行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洞隐居于山林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修行生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世浮华的淡泊心态。
这首诗以自然景致和修行生活为背景,呈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开篇描绘了寺庙前的情景,白鹤与香杉的结合,暗示着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月光的照耀更是增添了诗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将法传来穿泱漭”的描述,表现出对法理的深刻理解与传承,流动的波涛象征着法门的广博与深远。
中间两句,则通过对书卷与衣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无所谓态度,表明了在修行中,外在的表象并不重要,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清净与智慧。而最后一句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尽管有着深厚的修行与理解,却难以在世间获得应有的认可与名声。这种情感的反差,使得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修行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智慧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香杉”代表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花
C. 一种动物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满足
B. 无奈
C. 喜悦
诗中如何描绘自然与修行的关系?
A. 对立
B. 和谐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