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39
《渡江》
作者:黄庭坚 〔宋代〕
行渡江兮吾无舟,
荡荡东注兮褰裳不可以游。
渔横舟兮不即渡,
敻万里以在前兮无家反顾。
云翳翳兮雨凄凄,
不济此兮谁与归。
行渡江兮我无楫,
释吾马兮不可以涉。
嗟行路之难兮,
援琴以身忘。
手不得於吾心兮,
声久抑而不张。
天涔涔兮又暮雨,
不济此兮吾归何处。
我渡江时没有船,江水浩荡向东流,衣袂飘飘却不能随水而游。渔舟横在水面上却无法渡过,千里之外的归处也只能无家可归。天空阴云密布、雨水淅淅,若不帮助我,谁能陪我回去?我渡江时无桨可划,放下马儿也无法涉过。唉,行路之难,琴声中我沉迷忘却。手无法到达我的心,声音久压而不发。天色阴沉又下起了暮雨,若不帮助我,我又该往哪里归去?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而深刻,常蕴含哲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人生困顿之际,表达了他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孤独,反映了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人们内心的苦闷。
《渡江》是黄庭坚在情感与自然景象交融中展现内心挣扎的一首诗。诗中以“江”为背景,贯穿全诗的是一种无奈感与失落感。诗人虽置身于自然的浩荡之中,但却感觉到无舟无桨、无家无归的孤独。尤其是“云翳翳兮雨凄凄”的描绘,深刻传达了他心中的迷茫与无助。
在形式上,诗句运用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诗中多次提到“行渡江”这一动作,似乎在强调生命中的旅程与挑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景色紧密结合,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使读者感受到那种身处困境时的无奈与孤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渡江的意象,探讨了人生的艰难与孤独,表达了对归属与理解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
诗词测试:
诗中“褰裳”的意思是:
a) 撩起衣裳
b) 撒下衣物
c) 修整衣服
d) 其他
作者黄庭坚属于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