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42
往时河北盗横行,白昼驱人取城郭。
唯闻不犯郑冠氏,犬卧不惊民气乐。
秖今化民作锄耰,田舍老翁百不忧。
铜章去作福昌县,山中读书民有秋。
福昌爱民如父母,当官不扰万事举。
用才之地要得人,眼中虚席十四五。
不知诸公用心许,鲁恭卓茂可人否。
往昔河北地区盗贼横行,白天也敢驱赶百姓夺取城郭。
唯独郑冠氏不受侵犯,狗儿安卧,百姓心情愉悦。
如今百姓都变成了农夫,田间的老人们安然无忧。
铜章已去设立福昌县,山里读书的士人也有了秋季的收获。
福昌县对百姓如同父母一样,做官时不扰民,万事皆能顺利。
用人之地必须得到人才,眼前却空有十四、五个虚位。
不知道诸位公卿心中打算,鲁恭和卓茂是否能胜任呢?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黄庭坚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此诗写于郑彦能被任命为福昌县知县时,诗人通过对比过去的混乱与现在的安宁,表达了对新任官员的期望。
黄庭坚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社会的变迁与安宁。诗的前几句描绘了河北地区过去的盗贼横行情景,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然而郑冠氏的治理却让百姓安居乐业,表现出其德政之光。随后的几句则转向对福昌县的赞美,诗人强调了福昌对民众如父母般的爱护,表现出理想的治理状态。
诗中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通过“田舍老翁”和“山中读书民”的描写,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安宁与富足,体现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珍视。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新官员用人之道的关注,提出了理想的用人标准,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展示了黄庭坚对于社会治安和民生安宁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新任官员的殷切希望。
整首诗表现了对地方治理的期待和对民生安宁的关注,表达了对新任官员的殷切希望,以及对人才的渴求。
此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郑冠氏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犬卧”暗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