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时间: 2025-05-06 18:27:07

诗句

诗里将军已筑坛,後来裨将欲登难。

已惊老健苏梅在,更作风流王谢看。

□出定知书满腹,瘦生应为语雕肝。

□□洒落江山外,留与人间激懦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7:07

原文展示: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作者: 苏轼 〔宋代〕

诗歌内容:
将军已筑坛,后来裨将欲登难。
已惊老健苏梅在,更作风流王谢看。
出定知书满腹,瘦生应为语雕肝。
洒落江山外,留与人间激懦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将军为张平阳所筑的祭坛,后来的裨将想要登坛祭拜却感到困难。苏梅在老年时仍然显得健朗,令人感叹,更有王谢家族的风流才气。出门在外,知书达理,心中充满了智慧,瘦弱的身体却让人觉得他应该用言辞来雕琢人生。诗中表达了对江山的感慨,留下了对官场懦弱的激愤。

注释:

字词注释:

  • 将军:指军事将领。
  • 裨将:指辅助的将领。
  • 艰难:困难、艰苦。
  • 苏梅:苏轼的友人,以其才情著称。
  • 王谢:王羲之、谢安等名门望族,代指风流才子。
  • 雕肝:意为用心雕琢,形容用言辞表达深刻的思考。
  • 激懦官:对官场中懦弱的态度表示愤慨。

典故解析:

  • 王谢风流:王羲之和谢安是东晋名士,以其风流才子形象流传后世,常被借用来形容文人的风采。
  • 苏梅:苏轼的朋友,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才华闻名于世,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后的时期,正是他人生低谷时的感慨与反思。诗中通过对将军和裨将的描绘,反映出对政治和社会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将军与裨将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古代英雄气概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政治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提到将军已筑坛,隐喻着历史的沉淀与英雄的逝去,后来的裨将却感到登坛的困难,似乎暗示着当代人难以追随前贤的足迹。接着提及苏梅与王谢,显示出诗人对才子风流的向往与自身处境的无奈。

全诗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历史辉煌的追忆,也有对当下懦弱官场的批判。苏轼通过对比,展现出自己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尤其是在“出定知书满腹,瘦生应为语雕肝”这一句中,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表达的迫切感跃然纸上,彰显了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怀念,揭示了他对社会的关切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充满了岁月的沧桑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将军已筑坛:指将军已建立了祭坛,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对英雄的缅怀。
  • 后来裨将欲登难:裨将想要登坛却感到艰难,反映出当代人难以继承前辈的光辉。
  • 已惊老健苏梅在:苏梅虽老但仍健朗,表现出对友人的赞美与感慨。
  • 更作风流王谢看:提到王谢的风流,表达了对才子风采的向往。
  • 出定知书满腹:出门在外,心中充满知识与智慧。
  • 瘦生应为语雕肝:瘦弱的身体却渴望表达深刻的思想。
  • 洒落江山外:对江山的感慨,表达对历史的思索。
  • 留与人间激懦官:留下对官场懦弱的不满,显示出诗人的愤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如“将军已筑坛”与“裨将欲登难”。
  • 比喻:用“雕肝”形容语言表达的深刻,生动形象。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气势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对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才华的追求与对友人的怀念,同时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映,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悲悯情怀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着历史的英雄人物与军事力量。
  • 裨将:代表着追随者或继承者,暗含了对英雄传承的思考。
  • 苏梅:象征着友谊与才华。
  • 王谢:代表文人风流与才情的追求。
  • 江山:象征着国家与历史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谢”指的是哪类人?
    A. 军事将领
    B. 风流才子
    C. 士人
    D. 平民

  2. 诗中的“洒落江山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现实的不满
    D. 对友谊的珍视

  3. 诗中的“雕肝”意指什么?
    A. 追求力量
    B. 表达深刻的思想
    C. 追求财富
    D. 学习知识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都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作品中更多体现出豪放与激情,而苏轼则更显沉思与忧愁。

解读:
李白在《将进酒》中强调饮酒作乐,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态度;而苏轼则在《村醪二尊献张平阳》中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批判,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两位诗人的风格各具特色,相互映衬,丰富了中国古诗词的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欣赏》

相关查询

朱处士相与有山水之愿见送至南康作此以别之 题白鹤庙 题画石山 山路花 孟君别后相续寄书,作此酬之 侍宴赋得归雁 柳枝词十首 其九 游方山宿李道士房 送许郎中歙州判官兼黟县 送彭秀才南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全 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惊胆落 三点水的字 佳茗 股指 栉垢爬痒 朝折暮折 足字旁的字 娇揉造作 采字头的字 嘴里牙多 击石弹丝 包含焚的词语有哪些 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情急智生 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