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6:14
作者:白居易 〔唐代〕
叶展影翻当砌月,
花开香散入帘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
犹胜生于野水中。
叶子在月光下摇曳,影子在阶石上翻动;
花儿开放,香气随风飘散入帘子里。
不如把它种在天池上,
比起生长在野外的水中,更加美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
《阶下莲》是白居易在闲暇之余,观察身边环境时写的诗。通过描写莲花的生长环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长环境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中美好事物的珍视。
《阶下莲》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白居易对莲花的独特理解和热爱。诗中描绘了莲叶在月下摇曳的美丽景象与花香飘散的迷人情境,生动而细腻。诗的前两句通过生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恬静的夜晚意境,让人感受到莲花的美丽与清香。
然而,诗的后两句则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诗人提到“种在天池上”与“生于野水中”的对比,表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尽管在野外生长的莲花同样美丽,但置身于理想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展现其价值和美丽。这种对理想生长环境的向往,既反映了白居易的审美情趣,也隐含着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于处境的反思。
整首诗在轻松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生长环境的向往与现实环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天池”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叶展影翻当砌月”描绘的是____的情景。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认为,生长在“野水中”的莲花比种在“天池上”更好。(对/错)
白居易的《阶下莲》与王维的《竹里馆》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环境的向往。然而,白居易在《阶下莲》中更加强调了生长环境与美的关系,而王维则通过竹林的宁静传达了内心的平和。两者在主题上相似,却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