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5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50:23
残春咏怀,赠杨慕巢侍郎
白居易 〔唐代〕
位逾三品日,年过六旬时。
不道官班下,其如筋力衰。
犹怜好风景,转重旧亲知。
少壮难重得,欢娱且强为。
兴来池上酌,醉出袖中诗。
静话开襟久,闲吟放醆迟。
落花无限雪,残鬓几多丝。
莫说伤心事,春翁易酒悲。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年迈的时光里,仍然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作者已年过六旬,官位也已超过三品,但身体逐渐衰弱,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有力气。他仍然喜欢美丽的风景,依旧怀念旧日的朋友。年轻时的欢乐难以再得,因此他强迫自己在欢娱中寻找乐趣。兴致来了,就在池边饮酒,醉中写诗。静静地聊天,悠闲地吟唱,时间渐渐流逝。落花如雪般纷飞,自己已然白发苍苍。无须再提伤心的事情,春天的老者易醉而悲。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民生,倡导诗歌的现实主义。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表达对春天与旧友的怀念,反映了他对人生变化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这首《残春咏怀》以怀旧的情感为主线,描绘了诗人对春天和旧友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对自身衰老的感慨,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首联“位逾三品日,年过六旬时”揭示了作者的身份和年岁,接下来的“筋力衰”则以自省的方式强调了身体的衰弱。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美好风景的珍惜,尽管年老,依然向往风景如画的日子。
在诗的后半部分,白居易通过饮酒作诗的场景,展现了他在抑郁中寻求快乐的努力。虽然意识到青春不再,但他仍然试图在这片残春中找到欢娱。结尾的“春翁易酒悲”则将全诗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在醉酒后对春天的深切感慨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既有对过往的珍惜,也有对未来的无奈,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诗人的衰老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旧友的怀念。诗人在面对衰老与失落时,依然努力寻找生活的乐趣,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他已经过了多少岁?
诗中提到的“落花”用来比喻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将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白居易的诗更多地强调了个人的情感与内心的挣扎,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的兴亡与社会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