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4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48:24
孟浩然的《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这首诗描绘了江水悠悠的景象,水位下降,沙洲显露出来。潭水在石下依然深邃,岸边的翠竹繁密茂盛。虽然鲛人难以见到,但渔夫的歌声却悠然自得。我回忆起与您分别的时刻,划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夕阳西下,照耀着我,心中感慨万千。向南望去,鹿门山在眼前,归来的时候,却感觉仿佛失去了什么。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孟浩然与友人王迥的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归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是一首表现自然美与人情美的诗作。诗的开头以“悠悠清江水”引入,清江的流淌声和沙洲的显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潭水的深邃和岸边繁茂的竹林,展现出自然的静谧与生机。鲛人的隐秘与渔父的悠然形成鲜明对比,代表着不同的人生选择与生活态度。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一句,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惆怅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此时的夕阳照耀下,诗人独坐在岸边,心中却因思念而感慨万千,情感的波澜在此刻达到高潮。最后,南望鹿门山,归来的失落感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顶点,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失落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承载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共鸣,使得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独具一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友谊、离别和对自然的感悟展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悠悠清江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伤感 B. 悠然 C. 狂欢
“忆与君别时”中的“君”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王迥 C. 渔夫
诗中提到的“鲛人”象征着什么? A. 自在的生活 B. 难以捉摸的理想 C. 友谊的逝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样的详细解析和学习活动,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