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1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7:46
祥符寺九曲观灯
作者: 苏轼 〔宋代〕
纱笼擎烛迎门入,
银叶烧香见客邀。
金鼎转丹光吐夜,
宝珠穿蚁闹连宵。
波翻焰里元相激,
鱼舞汤中不畏焦。
明日酒醒空想像,
清吟半逐梦魂销。
这首诗描绘了在祥符寺的九曲观灯活动中,热闹的场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用纱笼和烛火迎接客人,银色的叶子上冒着香烟,似乎在邀请来宾。金鼎散发出的红光照亮了夜空,宝珠般的灯火在喧闹的场面中闪烁。波浪翻滚间,火焰中似乎有神灵相互激荡,汤水中游动的鱼也不怕被烫焦。明天酒醒后,诗人感到空虚,只有清吟的声音伴随着梦魂渐渐消散。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起伏,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但他在贬所仍保持乐观的态度,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在祥符寺举行的元宵观灯活动中,诗人借此场景描写节日的热闹氛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苏轼在诗中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象,还深刻反映了内心的感受,展示了他对人生的哲思。
《祥符寺九曲观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元宵观灯的热闹场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两句“纱笼擎烛迎门入,银叶烧香见客邀”,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节日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热烈的迎宾场景。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用“金鼎转丹光吐夜”与“宝珠穿蚁闹连宵”将夜晚的绚烂与热闹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波翻焰里元相激,鱼舞汤中不畏焦”展现出一种活泼的生命力,似乎在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不屈。最后两句“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梦魂销”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在欢庆之后的惆怅与思考,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欢乐,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既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又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出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节日的欢庆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苏轼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中“纱笼擎烛迎门入”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诗人通过“明日酒醒空想像”表达了什么情感?
“宝珠穿蚁闹连宵”中的“蚁”字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