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祥符寺九曲观灯

《祥符寺九曲观灯》

时间: 2025-05-03 23:17:46

诗句

纱笼擎烛迎门入,银叶烧香见客邀。

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连宵。

波翻焰里元相激,鱼舞汤中不畏焦。

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梦魂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7:46

原文展示:

祥符寺九曲观灯
作者: 苏轼 〔宋代〕

纱笼擎烛迎门入,
银叶烧香见客邀。
金鼎转丹光吐夜,
宝珠穿蚁闹连宵。
波翻焰里元相激,
鱼舞汤中不畏焦。
明日酒醒空想像,
清吟半逐梦魂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祥符寺的九曲观灯活动中,热闹的场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用纱笼和烛火迎接客人,银色的叶子上冒着香烟,似乎在邀请来宾。金鼎散发出的红光照亮了夜空,宝珠般的灯火在喧闹的场面中闪烁。波浪翻滚间,火焰中似乎有神灵相互激荡,汤水中游动的鱼也不怕被烫焦。明天酒醒后,诗人感到空虚,只有清吟的声音伴随着梦魂渐渐消散。


注释:

  • 纱笼:一种轻薄的帘幕,用于装饰或隔断空间。
  • 银叶:象征一种美丽的装饰或器具,可能指香炉上的装饰。
  • 金鼎: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这里可能用作烹饪或盛酒的容器。
  • 丹光:红色的光辉,常用来比喻热情和活力。
  • 宝珠:象征灯光或装饰,点缀夜空。
  • 元相:指的是某种神秘的力量或存在。
  • 鱼舞汤中:比喻生动活泼的场景。
  • 清吟:清晰的吟唱,常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起伏,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但他在贬所仍保持乐观的态度,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在祥符寺举行的元宵观灯活动中,诗人借此场景描写节日的热闹氛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苏轼在诗中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象,还深刻反映了内心的感受,展示了他对人生的哲思。


诗歌鉴赏:

《祥符寺九曲观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元宵观灯的热闹场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两句“纱笼擎烛迎门入,银叶烧香见客邀”,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节日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热烈的迎宾场景。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用“金鼎转丹光吐夜”与“宝珠穿蚁闹连宵”将夜晚的绚烂与热闹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波翻焰里元相激,鱼舞汤中不畏焦”展现出一种活泼的生命力,似乎在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不屈。最后两句“明日酒醒空想像,清吟半逐梦魂销”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在欢庆之后的惆怅与思考,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欢乐,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既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又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出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纱笼擎烛迎门入:描绘迎接客人的场景,透出节日的气氛。
  • 银叶烧香见客邀:银色的装饰与香烟相结合,暗示着一种优雅与热情的邀请。
  • 金鼎转丹光吐夜:金鼎的火光照亮夜空,象征着庆祝活动的热烈。
  • 宝珠穿蚁闹连宵:宝珠般的灯光闪烁,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 波翻焰里元相激:火焰中仿佛有神秘力量,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 鱼舞汤中不畏焦:鱼儿在汤中欢快地游动,象征着无畏和生命的活力。
  • 明日酒醒空想像:酒醒之后的空虚与惆怅,表现了对欢乐短暂的感慨。
  • 清吟半逐梦魂销:吟唱声伴随梦境的消散,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珠穿蚁”比喻灯光的闪烁,生动形象。
  • 拟人:如“鱼舞汤中”,赋予鱼以生命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和谐,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节日的欢庆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苏轼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火:象征热闹与希望,代表着节日的氛围。
  • :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表现出一种无畏的精神。
  • 金鼎:象征财富与富饶,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纱笼擎烛迎门入”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 A. 送别
    • B. 迎接客人
    • C. 独自沉思
  2. 诗人通过“明日酒醒空想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空虚
    • C. 愤怒
  3. “宝珠穿蚁闹连宵”中的“蚁”字指的是什么?

    • A. 动物
    • B. 热闹的场面
    • C. 灯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杜甫:苏轼的诗多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与热爱,而杜甫的诗往往带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忧虑。两位诗人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全集》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初夏即事十二解 杨村园户裁芙蓉为堑,一路凡数万枝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 衢州近城果园 入漂水界阅堠子 圩丁词十解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人面子 程泰之尚书龙学挽词二首 入浮梁界 早行鸣山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怡然自得 拨捩 绞丝旁的字 一差二悮 呵呼 米字旁的字 泄恨 东偷西摸 鼠字旁的字 包含队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顽铁生光 斗阋 曲私 包含恩的成语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户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