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2:58
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
青山在南边,白石在北边,这里山势嵯峨,但却没有人来识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具体的典故,但诗人通过描绘山水的景象,表达了孤独和对他人认知的渴望,这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兼具理性与感性,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他经历政治风波、流放生活之时。诗中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简洁而深邃,字数虽少,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开篇以“青山南,白石北”描绘了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气氛。这里的青山与白石不仅是地理上的描绘,更是一种心境的反映。青山象征着坚韧与永恒,白石则代表着纯洁与真实。二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的“此地嵯峨人不识”则转向一种孤独的情感,即便如此美丽的地方,却没有人来欣赏和理解。这种情感的转折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诗人似乎在呼唤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思索。无论是青山白石的自然景观,还是人们的无知与忽视,都在苏轼的笔下交织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及对无知的无奈。它鼓励人们去关注身边的美,也隐含着对人性冷漠的批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山”位于哪个方向?
“此地嵯峨人不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