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7:44
南歌子·有感
作者:苏轼 〔宋代〕
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
美人依约在西厢,只恐暗中迷路,认余香。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
簟纹如水玉肌凉,何物与侬归去,有残妆。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与思念。开头提到对蔷薇的惧怕,暗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畏惧。接着描绘了对美人的思念,担心她在黑暗中迷失,无法找到自己。午夜的风翻动着帷帐,月光照到床上,作者感受到清凉,想知道还有什么能和自己一起回去,心中却只留下了残妆的孤独。
“美人依约”可联想到古代诗词中对美人的描写,尤其是与爱情相关的主题。西厢代表着隔离与思念,而“月到床”则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在古诗词中是常见的意象。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深受后世喜爱。
此词创作于苏轼中年时期,他在政治上屡遭贬谪,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交织,使得其作品充满了个人情感的流露。
《南歌子·有感》是一首描绘思念之情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流转,体现了苏轼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笑怕蔷薇罥”揭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惧怕,这种惧怕源于对失去的担忧。接下来的“行忧宝瑟僵”则加重了这种忧愁,暗示了乐器的沉默与内心的孤寂。
词中最动人的部分是对“美人”的描绘,仿佛她就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这种对美好存在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在“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的描写中,月光的清冷与夜风的轻拂,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最后一句则是对美好回忆的追寻,残妆的意象则暗示了一种失落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惋惜,深刻而动人。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惧怕,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交织,展现了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无奈感。
《南歌子·有感》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词中提到的“西厢”主要指什么?
A. 书房
B. 美人的居所
C. 花园
D. 书院
词中“午夜风翻幔”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宁静
B. 孤独
C. 快乐
D.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