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

时间: 2025-07-30 04:00:13

诗句

鸟囚不忘飞,马系常念驰。

静中不自胜,不若听所之。

君看厌事人,无事乃更悲。

贫贱苦形劳,富贵嗟神疲。

作堂名静照,此语子谓谁。

江湖隐沦士,岂无适时资。

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

従之恐莫见,况肯従我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00:13

原文展示

鸟囚不忘飞,马系常念驰。
静中不自胜,不若听所之。
君看厌事人,无事乃更悲。
贫贱苦形劳,富贵嗟神疲。
作堂名静照,此语子谓谁。
江湖隐沦士,岂无适时资。
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
従之恐莫见,况肯従我为。

白话文翻译

鸟儿被困却仍然记得飞翔,马儿被拴住却常常想念驰骋。
在宁静中无法自胜,不如倾听心中的所向。
你看那些厌倦世事的人,在无事时反而更加悲伤。
贫穷和艰辛使人苦恼,富贵和权势让人感到疲惫。
我为这座堂取名“静照”,这句话说的是谁呢?
江湖中隐居的士人,难道没有适时的资助吗?
老死也不自珍惜,扁舟中自得其乐。
跟随他恐怕无法见到,何况愿意跟随我呢?

注释

  • 鸟囚:比喻被困的人,尽管身处囚禁之地,仍然怀念自由。
  • 马系:形容被束缚,想念奔跑的状态。
  • 静中不自胜:指在宁静中难以克制自己的情感或欲望。
  • 无事乃更悲:无所事事时反而更加悲伤。
  • 江湖隐沦士:指隐居在江湖中的士人,象征追求自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其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风格多样,深受后世推崇。苏轼一生经历丰富,曾因政治原因遭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他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秀州僧本莹静照堂》是苏轼在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由与命运的思考。诗作背景与苏轼的隐居生涯和对世事的看法密切相关,表达了他对富贵与贫贱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苏轼的《秀州僧本莹静照堂》是一首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诗作,透过“鸟囚”和“马系”的比喻,展现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束缚与追求自由的渴望。诗中开篇以鸟和马的意象引入,生动地描绘出被困之人对自由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自省,表达了对世事的厌倦,以及在无事时的孤独与悲伤,这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富贵与贫贱的对比中,苏轼揭示了不同境遇下人们的内心疲惫与苦恼,表现出一种对物质的超然态度。接下来的“作堂名静照”更是引发了对于“静”的思考,静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境的追求,诗人似乎在问自己,这种宁静的心境究竟是为了谁?

最后,诗人提到“江湖隐沦士”,在质疑隐士是否有适时资助的同时,隐含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结尾处,诗人以“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自嘲,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洒脱态度,虽有对世事的无奈,但仍能在艰苦的生活中找到乐趣。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情感的表达上都非常细腻,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鸟囚不忘飞:即使被困住,鸟儿依然怀念自由飞翔的生活。
  2. 马系常念驰:马被拴住,心中仍然挂念驰骋的快乐。
  3. 静中不自胜:在安静的环境中,内心的情感难以克制。
  4. 不若听所之:不如倾听自己内心的真正渴望。
  5. 君看厌事人:你看那些厌倦世事的人。
  6. 无事乃更悲: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下,反而感到更加悲伤。
  7. 贫贱苦形劳:贫穷和艰难的生活使人苦恼。
  8. 富贵嗟神疲:即使富贵也让人感到疲惫。
  9. 作堂名静照:我为这座堂取名“静照”,这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10. 此语子谓谁:这句话究竟是说给谁的呢?
  11. 江湖隐沦士:在江湖中隐居的士人。
  12. 岂无适时资:难道没有合适的时候得到资助吗?
  13. 老死不自惜:老去而不珍惜生命。
  14. 扁舟自娱嬉:在小舟上自得其乐。
  15. 従之恐莫见:跟随他恐怕看不到希望。
  16. 况肯従我为:更何况愿意跟随我呢?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鸟和马来比喻被困的人,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探讨了自由与束缚、富贵与贫贱之间的矛盾。诗人在对世事的无奈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解脱,体现了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向往。
  • :象征力量与奔放。
  • :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 江湖:象征隐逸与自由的理想生活。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反映了他对自由与束缚、富贵与贫贱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象征了追求自由?

    • A. 鸟
    • B. 马
    • C. 江湖
    • D. 静
  2. 诗中提到“无事乃更悲”是想表达什么?

    • A. 有事更快乐
    • B. 无所事事时内心更加孤独
    • C. 人应当忙碌
    • D. 生活的无奈
  3. 诗人如何看待富贵与贫贱?

    • A. 富贵使人快乐
    • B. 贫贱使人痛苦
    • C. 富贵也让人疲惫,贫贱也有苦痛
    • D. 贫贱和富贵无关紧要

答案

  1. A. 鸟
  2. B. 无所事事时内心更加孤独
  3. C. 富贵也让人疲惫,贫贱也有苦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轼的《秀州僧本莹静照堂》更为内敛,注重内心世界的探索,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直率的情感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展现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古鉴 与浔阳舍弟别 夜饮席上赋松子 咏苜蓿 郑戭及第东归後赴洋州幕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三 还文雅师书帙 咏秤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江邻几邀食馄饨学书谩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拉家带口 靣字旁的字 钻皮出羽 一门心思 听结尾的成语 四点底的字 包含汤的成语 包含轮的成语 包含枯的词语有哪些 武殿试 门字框的字 兴不由己 見字旁的字 冬月无复衣 生脚踏生地 欹倾 走字旁的字 猿悲鹤怨 拒马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