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9:30
金缕曲 其三 题陆念初世丈乐水怡云图
作者: 李炳灵 〔清代〕
文彩机云后。六十年通家孔李,交情依旧。玉貌亭亭人宛在,茗碗炉香消受。是名手丹青绘就。一笑临风轻富贵,俨萧疏陶令门前柳。案头牍,尊中酒。于公治狱传人口。早判将申韩凉薄,龚黄仁厚。点染烟霞供啸傲,万斛扫除尘塘。云中水洞天别有。独我荒庄惭弱植,阅沧桑感触兴亡又。昔音稚,今衰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经过六十年的交情,依然与友人保持着亲密的关系。玉容如花的女子仿佛仍在眼前,香茗的杯子和炉火的香气也渐渐消散。画中描绘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仿佛身处于陶渊明的门前柳树之下。桌上有书信,酒杯中盛满美酒。关于公事的讨论依然在流传,早已对申韩的冷落与龚黄的仁厚有了评判。烟霞点染的景色令人心醉,万斛的烦恼似乎都被清扫一空。云中的水洞,另有一番天地。而我在这荒凉的庄园中感到羞愧,经历了沧桑,感慨兴亡的无常。昔日的稚音,如今却成了衰老的叟音。
作者介绍:李炳灵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致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作品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人生、友谊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炳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怀念之际,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长久的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李炳灵的《金缕曲 其三》是一首深富情感的词作,既有对友谊深厚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叹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强调了即使时间流逝,旧情依然如故的主题。开篇以“文彩机云后”引入,似乎暗示着经历了风雨后,仍旧能够看到美好的风景,象征着人际关系的持久和珍贵。
诗中描绘的“玉貌亭亭人宛在”,不仅突显了美人的优雅,也象征着美好记忆的永恒。接下来的“茗碗炉香消受”,则表现了生活中的宁静与美好,但又隐含着一丝对逝去时光的惋惜。随后的描写中,诗人以陶渊明的门前柳作为意象,传达了隐逸精神与自然和谐的美好。
在社会责任与个人理想的冲突中,诗人通过“于公治狱传人口”的句子,突显了对公正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最后,结尾中“昔音稚,今衰叟”的对比,展示了人生的无常,既有对往日青涩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冷峻认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态,既珍惜当下,也对未来抱有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文彩机云后”中的“文彩”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陶令”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诗的最后一句“昔音稚,今衰叟”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